全球通脹問題政治化 有何影響?
9月4日,加拿大央行連續第三次降息25個基點,將利率下調至4.25%,符合市場預期。此前,加拿大央行分別在6月份、7月份兩次下調利率,每次都降息25個基點。與美國類似的是,新冠疫情2020年初在加拿大暴發後,加拿大銀行迅速下調基準利率,從當年2月的1.75%一路下調至3月底的0.25%。隨着通脹的高企,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加拿大銀行加息10次,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然後一直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直至今年6月開始新一輪的降息周期。凱投宏觀此前曾預期,加拿大央行將在每次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直到政策利率在2025年年中達到2.5%。
雖然市場對於加拿大貨幣政策關注度遠不如對美聯儲的關注,不過,加拿大央行開啟的降息周期,也是符合現在全球央行決策的大趨勢。當然,在歐洲央行降息之後,加拿大央行連續降息也相對於給遲遲不見行動的美聯儲增加了開啟降息的壓力。不過,實際上加拿大央行先於美聯儲降息,不惜擴大加美利差的更主要的因素還是應對加拿大經濟下行的壓力。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我們需要越來越警惕經濟過於疲軟、通脹下降過多的風險。」
7月份加拿大通脹水平為2.5%,已經降至多年來的低點,根據加拿大央行此前的預測,明年年底總體核心通脹率將達到2.0%的目標。但宏觀經濟的指標並不樂觀,預計加拿大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從1.5%下調至1.2%,2025年將從2.2%下調至2.1%。今年以來,加拿大的失業率持續走高,7月份最新值為6.4%,相比1月份的5.7%升高了0.7個百分點,平均每月上升約0.1個百分點。如此之高的失業率,可能是加拿大央行迫不及待的「暴力降息」的最終根源。
正因如此,在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看來,加拿大央行「着急」降息,還有一層政治上的因素,為最晚於明年舉行的加拿大選舉未雨綢繆做好準備。此前,現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率領的自由黨在2019年和2021年的大選中兩度擊敗最大對手保守黨,但均未能贏得過半數議席。目前的民調情況顯示,杜魯多的少數黨政府很可能在新一輪選舉中落敗。其中,後疫情時期的高通脹,以及央行的高利率政策都是杜魯多備受指責的原因。
其實,和目前略顯被動的連續降息做法類似,在後疫情時期的2022年,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就曾因誤判通脹而飽受批判,甚至很多人呼籲其應該辭職。2022年9月任加拿大反對黨保守黨領袖的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更是將其樹為靶子。其剛上任就曾批評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是自由黨總理杜魯多的「個人ATM」。麥克勒姆在2020年疫情期間接替了到期離任的加拿大央行原行長波洛茲。當時的財政部長莫諾說,麥克勒姆對金融市場有深刻了解並掌握專業知識,他出任加拿大央行行長一職,將幫助加拿大度過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麥克勒姆1984年開始在加拿大央行工作,曾長期擔任央行高級副行長,是一位金融專業人士。不過,麥克勒姆令人批評的問題在於其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樣,對隨「超級貨幣寬鬆」而來的通脹預判不足,並堅持稱通脹是暫時的。這不僅令其個人聲譽掃地,也拖累了杜魯多政府備受批評。
麥克勒姆在推動抗擊疫情的「超級寬鬆」政策後的2020年7月曾表示,「可以確信利率會長期保持低位。」然而,不久之後通脹開始飆升。其在2021年仍然聲稱,加拿大人面臨的通脹壓力是由於主要由疫情引起的暫時性因素。「我們不應該對這些暫時的價格上漲反應過度。」這使得加拿大央行加息的動作過於遲緩。2022年初,加拿大央行預計到2022年底通貨膨脹率將接近2%,但實際上通脹在當年年底仍然在7%。麥克勒姆後來也承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預測錯誤。」「我們的確需要有個交代。加息的力度很大,但我們也要面對現實。」通脹高企使得加拿大央行不得不自2022年開始連續「暴力加息」將基準利率升至5%,並一直維持到2024年。
在高通脹、高利率之下,加拿大房價暴跌,按揭猛漲,物價高企,加拿大央行也不得不承認,加息可能會令經濟陷入衰退。2024年以來的情況則正相反,在通脹慢慢回落到目標附近時,加拿大央行遲遲不願過早降息。6月加拿大央行首次降息後,麥克勒姆承認,過去幾年對加拿大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時期」。他表示,「我們遭受了一些打擊,我們需要重建這種信任。」一些市場人士也批評,加拿大央行應該更早停止加息,並在幾個月前開始降息。可以說,通脹和失業的「悲慘」狀況令麥克勒姆成了眾矢之的,也使得目前杜魯多領導的執政黨自由黨處境不佳。
和麥克勒姆的「進退失據」相比,2022年開始任保守黨領袖的波利耶夫因其通脹長期化的預判而更加贏得了市場和加拿大居民的好感和信任,甚至很可能導致其在新一輪選舉中贏得勝利。有加拿大「特朗普」之稱的波利耶夫曾經多次批評加拿大央行的貨幣政策,其表態要解僱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他譴責加拿大央行在金融方面無知,指責央行造成通脹上升,並指責央行為政府支出提供融資。他曾表示,新的央行行長將完全專注於貨幣政策和保持年度通貨膨脹率在2%的目標。保守黨政府將削減開支和減少赤字以幫助降低通脹,從而不再需要更高的利率,同時將貨幣政策留給獨立的中央銀行。就此而言,對通脹的正確預判使得波利耶夫不僅會使其在選舉中贏得主動地位,更有可能幫助保守黨取得勝利。
實際上,通脹高企和隨之而來的經濟問題,其實是英國保守黨政府下台的主要因素。英倫銀行直到8月初才開始首次降息,實際上為7月份剛剛上台的工黨政府恢復經濟送上了一份「大禮」。與之類似,在美國今年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通脹問題也是一個焦點。不僅民主黨和共和黨相互指責對方需要為後疫情時期高企的通脹承擔責任,而且美聯儲何時降息也可能影響到最終的選舉結果。目前市場機構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會議上降息,但特朗普表示,他認為美聯儲不應該在如此接近大選的時候降息。他多次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調整利率方面「不是有點太早,就是有點太晚」。不過,他在競選演講中經常表示,如果贏得連任,他希望降低利率。儘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多次承諾不會讓政治壓力影響美聯儲的決策,但美聯儲降息的時機和美國通脹的走勢,仍可能對選民的投票意向帶來影響。
目前全球政治都在圍繞通脹問題展開,這是現在全球金融的一個基本趨勢。這種情況下,對通脹預測錯誤,或者應對失當,就會是天大的錯誤。加拿大是這種情況,美國的情況也類似,通脹水平會嚴重影響美國大選的結果。美國民主黨了解這一點,所以拼命用媒體關係,動員一批經濟學家,甚至包括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大力去「修飾」、「粉刷」通脹數據的結果。畢竟,通脹問題、就業問題,都關係到居民的直接利益,可以說左右着各國政治的走向。這種情況下,所謂「央行的獨立性」自然會受到很大影響,或許一個改變央行獨立性的世代正在來臨。
最終分析結論:
後疫情時期的通脹問題使得加拿大等央行「進退失據」而飽受批評。這不僅對各國經濟帶來衝擊和影響,也對歐美各國的政治走向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能否正確判斷通脹趨勢可以說是這些國家政黨贏得選舉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政治都在圍繞通脹問題展開,這是現在全球金融的一個基本趨勢。
本文原載於2024年9月9日安邦智庫的每日金融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