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前中國對美鬥爭的主軸——火力全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退選之後全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等待美國政局出現明顯分野的時刻。特朗普(Donald Trump)一旦上台,美國的政策將迎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近年來美國的政策猶如翻烙餅般轉變,給世界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拜登雖然仍然在任,但是本屆政府已經處於垃圾時間。
中國外長王毅近來在東盟外長系列峰會上公開點名美國,「當前危害台海局勢的最大挑戰來自島內「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擾破壞,尤其是美國。」在中菲南海問題上警告「美方不得再煽風點火,攪局生事,破壞海上的穩定」。」在烏克蘭問題上稱「美方應停止濫施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過去,中國慣用的手法是暗批美國。現如今王毅在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晤時,直接點名美國,直接警告美國,毫不留情面,毫不客氣表達立場。這背後是美國本屆政府時日不多之際的激烈反擊。
無論是賀錦麗(Kamala Harris)上台還是特朗普上台,本屆拜登政府的閣僚與官員,都面臨着失勢的局面。布林肯國務卿的話語效應僅限於未來數月。王毅當着布林肯的面,談論諸多分歧和爭議,是對本屆美國政府的拿捏。在美國本屆政府的最後時刻,王毅可以公開地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不必擔心被過度解讀或者有損兩國關係。
和王毅點名美國幾乎同步。當地時間7月26日,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一次審議大會第二次籌委會上作出關於核不擴散議題的發言。發言中他多次直接點名美國。「美國在亞太地區強化『延伸威懾』,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刺激核軍備競賽與核擴散風險」。「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嚴重開歷史倒車,威脅地區國家安全,增加誤解誤判風險」,「中方敦促美國以實際行動減少戰略風險」。「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構成嚴重核擴散風險,違反《條約》的目的和宗旨」。「美國要走出威懾施壓一把就是的迷思」,「美國應徹底糾正錯誤政策」。
以往拜登為了連任,可能會在對華政策上鋌而走險,如今拜登退選之後,在中美關係上冒風險的需要已經降低。拜登政府的各級官員考慮到未來的職業道路,也很少有在這個時期做出重磅顛覆性決策的需要。在中美政治穩定性反差如此之大的當下,對美國強硬的收益是最大的。
美國的不確定性已經是最大的威脅。各方都在研判如果特朗普上台後該怎麼辦。近日中菲就仁愛礁補給達成臨時性安排,本質是菲律賓在美國大選年對美國政策觀望的結果。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俄烏衝突兩年來首次訪華,也是基於對美國內政的重新評估而做出的決定。
在美國大選前,中國對美鬥爭的主軸是火力全開。對那些在中美之間反覆跳躍的國家來說,是一種警醒。有關方應該認識到在中美之間採取投機性政策已經不起作用,是時候重新考慮如何以一種安全的可持續的政策對待中國。中國的聲音變大,變得強硬,是順勢而為,能夠恰到好處起到震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