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戰「內外交煎」之中開打 歐盟未來發展走向更堪憂
24歲的帕特里夏即將第二次參加「歐洲大選」——也即歐洲議會選舉。帕特里夏來自葡萄牙里斯本,她將在本周日投出她那一票。距離投票日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帕特里夏還沒有確定要把票投給誰,她對記者說,「歐盟正面臨一個轉折點,由此這次選舉備受關注。但是,到底要把票投給誰,我有點難以抉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政事兒;撰文:謝蓮
當地時間6月6日至6月9日,歐盟27個成員國將舉行選舉,投票選出新一屆歐洲議會,而新一屆歐洲議會將投票表決下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人選。在俄烏衝突延宕、歐洲極右翼勢力擴大、移民危機重現、經濟復甦緩慢的背景下,此次歐洲議會選舉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最受關注的一次歐盟選舉,也被認為是決定歐盟未來數年發展方向的一次關鍵選舉。
歐洲面臨「消亡」風險
歐洲議會是歐盟監督、諮詢和立法機構,也是唯一一個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歐盟機構。在今年的選舉中,歐盟27個國家近3.73億選民將投票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這些議員將在未來五年內對歐盟的內外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作為歐盟三大主要機構之一,歐洲議會選舉此前並不受關注。據法新社報道,自1979年開始實行直選以來,歐洲議會的投票率一直處於下降趨勢。2019年的投票率創下幾十年來最高紀錄,但也僅僅剛過50%。
「至少從我記事以來,我是第一次看到歐洲議會選舉被如此廣泛地報道,周邊人也談論得如此之多。」帕特里夏對記者表示,「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歐盟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曾經熟悉的『常態』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被改變,很多事情都不太順利,在很多議題上大家也存在分歧。」
在被問及此次選舉中最關注哪些議題時,帕特里夏首先提到了仍在持續的俄烏衝突,她說這給歐盟帶來了重大的變化。帕特里夏還提到了外來移民增加、極右翼政治勢力崛起等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多,所以這次選舉真的非常重要」。
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路易西托則表示,他最關注的是經濟發展和移民問題。西班牙將於當地時間6月9日舉行歐洲議會選舉。路易西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歐洲議會選舉相當重要,因為歐盟目前面臨很多發展問題。
許多歐洲領導人已經意識到了歐盟面臨的風險。此次大選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多次發出警告稱,歐洲面臨着「徹底消亡」的風險。他在5月26日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時直言,歐盟正經歷一場民主危機,面臨創紀錄數量的「外部和內部敵人」,這些對歐盟構成了生存威脅。一個月前,他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講時也警告說,歐洲「已經奄奄一息,存在消亡的可能」。
「馬克龍的表態其實意味着,他對於歐洲一體化的前景感到非常悲觀。」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田德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歐洲面臨着內憂外患多重危機。從內部來說,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成員國和歐盟機構之間的矛盾、西歐國家和中東歐國家之間的矛盾都在加劇,「可以說歐盟內部已經四分五裂」。
從外部來說,烏克蘭危機仍在延宕,給歐洲安全帶來新的挑戰。此外,美國即將於11月舉行大選,若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捲土重來,歐盟和美國的關係也會面臨新動盪。「考慮最糟糕的情況,如美國不再給歐洲提供安全保障,歐盟內部又四分五裂,那歐盟作為一個整體顯然確實面臨消亡的風險。」田德文說。
在歐洲,愈來愈多人逐漸意識到歐盟面臨的生存風險。歐洲智庫「社會歐洲」(Social Europe)此前撰文稱,歐盟的未來面臨着三大威脅:一是令人擔憂的內部動態,尤其是極右翼勢力的擴大;二是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形勢,其中俄烏衝突給歐洲安全形勢帶來的衝擊尤其大;三是疲軟的經濟發展前景,而經濟發展受困又將進一步加劇前兩項威脅。
也由此,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歐洲「大選」是歐盟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大選。西班牙《國家報》5月份刊文稱,歐盟內部和外部都正在受到地緣戰略不穩定和極端民族主義勢力抬頭的威脅,因此此次選舉已經成為一場圍繞歐盟現有模式的存亡而進行的政治鬥爭。
急劇右轉不可避免
「今年歐洲議會選舉的一個突出表現可能會是民粹主義、極右翼政黨的大幅崛起。」愛爾蘭梅努斯大學奧布倫南(John O'Brennan)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過去幾年來,歐洲內部右傾趨勢明顯。其中,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意大利的極右翼勢力上漲尤為明顯,極右翼政黨要麼已經掌權,要麼在議會中影響力擴大。
甚至在歐盟領頭羊德法國內,極右翼勢力的崛起也不容忽視。在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在民意調查中已經位列第二,這給執政的聯盟黨帶去極大壓力。而在法國,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在民意調查中遙遙領先,比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復興黨領先十餘個百分點。
奧布倫南指出,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6個國家的極右翼政黨民意支持率超過20%,9個國家的極右翼政黨處於管轄範圍內的領先位置,9個國家的極右翼政黨民意支持率位列第二或第三。
《政治報》(Politico)歐洲版報道稱,有民調顯示,在2024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民粹主義右翼勢力和極右翼勢力可能會獲得近四分之一的席位。國際金融研究所總裁兼行政總裁蒂姆・亞當斯(Tim Adams)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說,「我們看到歐洲和全球的民粹主義情緒都在上升,這可能會導致出現歷史上最右翼的歐洲議會。」
此次選舉後,「我們將看到一個大幅右轉的局面。」歐洲大學學院比較政治學教授希克斯(Simon Hix)稱。據他預測,歐洲議會中的極右翼黨團「身份與民主」(ID)在此次選舉中可能會增加40個席位,由此其累計席位可達到98個,從議會第六大黨團一躍成為第三大黨團。這個黨團包含德國選擇黨和法國國民聯盟等極右翼政黨。
他還表示,目前的第五大黨團歐洲保守和改革黨(ECR)也可能會增加18個席位,由此超過綠黨和自由黨成為歐洲議會第四大黨團。
歐洲議會內分為七個政治黨團,涵蓋從極左到極右的意識形態。自1999年以來,歐洲議會中最大的黨團一直是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EPP),這個黨團在德國、波蘭、西班牙等國一直表現較好,但在法國、意大利不太受歡迎。目前的第二大黨團是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進步聯盟(S&D),第三大黨團是由中間派、自由派政黨組成的復興歐洲(RE)。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歐洲議會中的三個中間派黨團組成的「超級大聯盟」(super grand coalition)仍可能會佔據議會多數席位,但預計都會失去一些席位,而這反映出歐洲中間派政治面臨的危機。歐洲人民黨的一位高級成員對Politico表示,即使歐洲人民黨仍然在下一屆議會中佔據多數席位,議會的所有工作以及歐盟高層職位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此次歐洲議會選舉最大的一個看點就是,歐洲極右翼勢力會上漲多少。」田德文表示,近些年來,歐洲極右翼黨派崛起很明顯,而這次選舉是在烏克蘭危機延宕的背景下進行的,很多歐盟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本就進一步上升,因此也許會有更多的極右翼黨派代表進入歐洲議會。田德文稱,極右翼勢力一般來說都是疑歐主義者,具有民粹、反建制、反移民甚至種族主義傾向,而這無疑會給歐盟的未來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此次選舉的另一個關鍵看點則是,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能否獲得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由歐洲理事會提名,但最終需要獲得歐洲議會多數議員的支持。來自德國的馮德萊恩2019年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已表示有意爭取第2個5年任期。
田德文認為,馮德萊恩能否連任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他指出,在第一個任期內,馮德萊恩在歐洲範圍內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存在,她一直希望增強歐盟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提高歐盟在全球舞台上的領導力,但很多歐洲人認為她希望讓歐盟成為美國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附庸,這和馬克龍推行的歐洲戰略自主顯然是相悖的。
外界分析認為,馮德萊恩所在的歐洲人民黨很可能會贏得此次選舉,但她仍需要獲得歐盟各國領導人的首肯,也需要在議會中獲得至少361票的支持。此外,由於歐洲議會右翼議員人數可能會增加,這或許會導致馮德萊恩的連任提名更加難在議會獲得通過。
據Politico報道,為了能夠順利獲得歐洲議會的支持,馮德萊恩已經表態,有意與極右翼歐洲保守和改革黨(ECR)合作。她說,「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議會的組成。」
一體化還是分裂
今年1月,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24年選舉後,歐洲民粹主義特別是極右翼的聲音「可能會比1979年首次歐洲議會直接選舉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響亮」。而隨着歐洲主流政黨支持率的下降和極端主義小黨派支持率的上升,「歐洲政黨體系在國家和歐盟層面都愈來愈分裂」。
事實上,在201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歐洲政治分化的趨勢就有所體現。當年,傳統的中右翼和中左翼兩大政黨團體席位都有所減少,反之小黨派的席位在增加。其中,EPP和S&D的席位總共減少了76席。
「整個歐洲極右翼民粹主義的猖獗復甦使得這次選舉與前九次選舉都大不相同。再加上特朗普可能重返美國白宮,歐洲可能正處於反民主新時代的風口浪尖。因此,這次選舉可能為我們的未來打開一個可怕的入口。」奧布倫南說。
法新社指出,今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歐洲政治很可能會急劇右轉,而這將意味着未來五年內,歐盟在許多政策上會發生改變,譬如減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加大對製造業、農業和安全領域的關注,以及可能在移民問題上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目前備受關注的一點是,若是右翼勢力大幅上升,歐盟的綠色協議可能會面臨較大阻礙。歐洲新聞網指出,歐洲右翼政黨幾乎成為歐盟農民的代言人,自今年2月以來他們一直在抗議歐盟綠色協議。歐盟綠色協議旨在在204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90%,而這引起了許多農民的擔憂,認為綠色轉型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
此外,極右翼民粹主義勢力擴大,可能會導致歐盟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更難以達成一致。此前,歐盟內部在對烏援助上就存在分歧,近日,各方又因為是否向烏克蘭派兵、是否取消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的限制等問題爭議不休。
對於整個歐洲的未來而言,許多人擔憂,歐洲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上升將逆轉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一位歐盟資深人士對《國家報》指出,「今年的選舉不僅關係到議會席位的分配,還關係到歐盟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歐盟可能會朝着極端民族主義和極右翼團體所主張的解體和重新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就走上了一體化的道路。過去幾十年來,歐洲一體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如打造了歐洲統一市場、發行統一貨幣歐元等。然而,近些年來,隨着移民危機、通脹危機以及地緣衝突的加劇,疑歐主義和極右翼勢力也不斷發展壯大,給歐洲一體化帶來了一系列挑戰。
田德文稱,從最近幾年的情況可以看到,歐洲一體化已經很難進一步深化了,因為歐盟內部的分裂已經非常嚴重。「法德雖然仍在試圖推動歐洲一體化,但他們雖然有心,其實已經很無力了。」
從德國的角度來看,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德國在歐盟內的領導力快速下降,包括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家對德國非常不滿,多次公開指責德國。與此同時,德國經濟表現非常不好,由此更加沒有能力在經濟上帶動歐盟。
從法國的角度來說,法國的經濟狀況還比較好,但馬克龍一直主張建立一個更加獨立自主的歐洲,這和一些中東歐國家的想法存在比較大的分歧,由此也很難形成合力。「歐盟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其實早有迹象,那就是一體化會愈來愈困難,這一點在此次大選中表現會更加明顯。」田德文說。
事實上,田德文認為,此次選舉後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歐盟未來的性質是否會發生改變。他指出,歐盟原來是一個以和平、繁榮為基本目標的超國家行為體,但最近這些年其地緣政治化、甚至軍事化的轉向非常明顯。「歐盟最後到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這是一個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