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先手棋:中國將在歐盟北約擁有巴基斯坦式的鐵桿盟友?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5月10日中國官方發布《中匈關於建立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匈牙利的最重要成果。2004年兩國建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2017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如今7年過去,兩國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夥伴關係類型一般可以分為五大類:一般性夥伴關係、冠以「全面」或「全方位」的夥伴關係、戰略夥伴關係,冠以「全面」「全球」「全方位」的戰略夥伴關係(中國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冠以「全天候」「永久」的戰略夥伴關係(比如中國巴基斯坦「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此次中匈關係升級之所以意義重大,在於中匈不僅是夥伴關係,還是戰略伙伴關係,不止是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更是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鐵桿盟友式關係是公開的事實,而中匈關係的前置定語比中巴關係的定位都豐富。

習近平2024年5月8日抵達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與歡迎隊伍在場迎接。(影片截圖)

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北約成員國,中匈關係升級後,是否意味着匈牙利將是中國在歐盟北約內部擁有巴基斯坦式的鐵桿盟友?

如果中國和匈牙利的關係停留在2017年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層面,那麼中匈關係定位並不十分突出,和中國有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國家不少,中國與意大利、馬來西亞、西班牙、印尼等約30國及東盟、歐盟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如今,「全面」和「全天候」疊加出現在兩國關係之前是獨特的罕見的。

有分析指出中匈關係的定位中少了「合作」這一關鍵詞,和中巴關係差一個檔次,「全面」、「全天候」、「戰略」彰顯了兩國關係的重要性,沒有點名「合作」二字說明兩國關係和合作水平是努力的方向。在新能源、光伏、晶片等領域的貿易糾紛即將發酵為貿易戰的情況下,匈牙利是歐盟內部阻止對中國制裁的屏障。中國寄希望於匈牙利繼續發揮中國和歐盟關係緩衝潤滑劑的作用,以此來分化美歐可能聯合對華施加經濟制裁。

看看韓國和菲律賓換屆後對華態度大變的情況就明白,中國和美西方的勢力範圍爭奪戰,就是一場你來我往的拉鋸戰。中國此次向前一步,美歐會否對匈牙利施壓未可知,匈牙利是民選國家,未來匈牙利的政局變化會否影響中匈兩國關係,還是未知數。

習近平夫婦2024年5月7日與馬克龍夫婦共遊比利牛斯山。(Pool via REUTERS)

但無論如何,中匈關係的提升是重大突破。習近平此次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這三個國家的選擇非常有內涵,背後是中國的未雨綢繆。

法國是歐盟核心國家。雖然中法在俄烏問題上、經貿問題上沒有實質性的共識進展,但習近平馬克龍共話友誼的氛圍感十足。暫緩對法國白蘭地的調查,是中國給出的胡蘿蔔。兩國在氣候、農業等問題上的合作,是從微小處入手延續合作勢頭,為未來可能解決其他層面矛盾奠定關係基礎。示好法國,穩住法國是習近平到訪的目的。

塞爾維亞是非歐盟成員國,中國和塞爾維亞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共識,是中國在歐洲大陸站穩了一隻腳的象徵。中匈關係層次重磅提升是中國在歐盟和北約內部的重大布局。至此中國在歐洲、歐盟建立強有力的立足點,初步形成了一道抵禦美國拉攏歐盟對華封鎖的屏障。

儘管中歐關係的未來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容易受到美國的影響,且2024年是美國大選年局勢未定,但中國不會等待美國大選之後再做決定,習近平在第三任期首次訪問歐洲,就有這樣的成果,是一種審時度勢之後的主動出擊,進攻的意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