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強震增多的趨勢為何值得重視?
踏入4月,台灣花蓮對開的黎克特制7.2級地震,以至美國紐約罕見的4.8級地震,再次引起人們到地震威脅的關注。
如果把時間拉長、範圍擴大,會發現近一兩年全球發生的大型地震有增多趨勢。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島發生大規模地震,震級最強達7.6級;1月3日,阿根廷發生5.5級地震;1月4日,斐濟群島發生5.7級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發布的統計顯示,2023年全球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29次,其中7級以上地震19次,最大為2月6日土耳其兩次7.8級地震。從7級以上地震來看,與1900年以來年均頻次18次基本持平,顯著高於2022年7級以上地震發生7次的活動水平,全球7級以上大震活動呈現出由弱轉強的明顯特徵。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12月短短一個月,全球就發生了至少12次6級以上地震。
從地震的時間與空間分佈來看,環太平洋沿岸地帶和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仍是全球地震高發區,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地震依然發生在這一地震帶。據中國地震台網統計,2023年95%的全球7級以上地震發生在歐亞地震帶和澳洲板塊東北邊界。其中歐亞地震帶發生7級以上地震7次,澳洲板塊東北邊界發生7級以上地震11次。2023年1月至6月,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4次,佔全年總地震數的73.7%,呈現地震活動空間和時間分佈相對集中的特點。
據中國地震台網發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8次。其中,大陸發生5級以上地震11次,包括6級以上地震2次;海域發生5級以上地震4次。台灣發生5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為10月24日台灣花蓮縣海域5.9級地震。曾有分析人士稱,台灣5級以上地震明顯偏弱,7級地震持續平靜。2023年中國地震活動水平較2022年(26次)顯著減弱,為2000年以來頻次最低的年份。在台灣,自2006年12月26日台灣恆春海域7.2級地震後,台灣7級以上地震已平靜17年,為1900年以來最長平靜。不過,4月3日在花蓮縣東部海域發生的7.2級地震,立刻打破了前述所謂台灣大型地震超長平靜期的說法。
作為地質活動,地震是一類頻繁發生的地質現象,其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性似乎很難被準確把握和界定。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國內對地震是否「可預測」存在很大的爭議。從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人員並不完整的了解來看,國內地震界的主流意見認為地震不可預測。因此,自上個世紀國內準確預報海城大地震後,此後國內地震界似乎都不敢再做地震預報了,也不敢為地震預報及相關研究而擔責了。
不過,地震準確預報的複雜性並不意味着人類對其規律不作探索和研究,更不意味着完全放棄對地震預報的努力。從近兩年全球大型地震由弱轉強的態勢來看,人們可能需要對較強地震增多的趨勢保持重視和警惕。有地震界專業人士認為,從統計資料看,地震的活躍期通常為10年到20年左右。在全球範圍內對比來看,未必已經進入到活躍期,但中國的地震活躍期尚未結束。還有專家表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中國大陸已近15年沒有發生7級以上的大地震。從地震的周期性分析,中國面臨的地震形勢並不輕鬆,需要對大型地震增多的趨勢提高關注度,加強研究,並努力在地震預報方面加強探索性的研究。
過去幾十年全球化不斷向深度發展,自由貿易和供應鏈的完善,使得製造業投資和服務業投資得以在全球範圍佈局,形成了過去經典的全球化格局。如果今後全球大型地震有增多趨勢,將會對跨國企業的產業投資和佈局選擇造成一定影響。比如,今後的一些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重資產投資,可能需要更多考慮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類似的投資佈局,可能會更多考慮避開地震活動高發區。雖然大型地震只是一種極小概率的自然災害現象,但對於部分投資巨大的關鍵產業來說,仍然是一種需要儘量主動規避的投資佈局風險。
最終分析結論:
從統計數據來看,全球大型地震呈現出由弱轉強的明顯特徵。對於大型地震增多的趨勢,相關國家需要引起重視。對於投資額巨大的部分關鍵產業來說,需要更多考慮地震這種破壞性天災帶來的風險。
本文原載於2024年4月6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