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中國近代史中 於文化與政治都不會缺席的一號人物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來自哈佛大學的漢學家 J. B. Grieder 曾寫下《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分析了上世紀影響中國文化界極深的胡適先生,並以五四新文化活動、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等角度深入分析、批判胡適的思想。而錢鍾書的老師溫源寧,也曾以「philosophe」(法文:哲學家)來形容胡適,和一般的 philosopher 不同,他是一位哲人,可以與啟蒙時期的伏爾泰、狄德羅等哲人媲美。如果胡適先生在世的話,今天是他的129歲生日了,這位一生都為中華文化努力的大學者,我們必須記得他的功勞。

胡適(資料圖片)

香港的中國歷史課到了近代史時,胡適先生是不會缺席的一號人物:五四新文化運動領袖、文學改良芻議的作者、北京大學校長,以及國共內戰時期的奔波,都在不同角度展現了這位近代史上的思想巨人如何推動新中國發展。即便到了大學,中文系的紅學會提及胡適對紅樓夢的研究、哲學系會提及他師從約翰.杜威(John Deway)的實用主義、歷史系會提及他在歷史舞台上顯露的不同面向。胡適是一位偉人,【在與時】環節我們在杜威等哲學家側面提及過他,這天,我們主要從歷史的角度,以精要的篇幅介紹他的一生的幾個重要時刻。

杜威:實用主義始創人之一;教育本質是生活、成長、重組及改造

胡適,差點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的男人

1891年胡適生於中國江蘇,19歲時留學美國修讀農科,但五年後轉至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杜威,故深受其實用主義影響,也使得他回國後的倡議多傾向實務為主——1917年《文學改良芻議》裡的「我手寫我口」,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也有實用主義的影子。其實這篇文章胡適最初時只是寫給美國的《留學生季報》刊登的,豈料抄了一份給陳獨秀的《新青年》後,影響了席卷全國的新文化運動。同年,他考完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口試後,回家就任北大教授,也參與了《新青年》的編輯團隊,大力推動新文化運動。

胡適:俯首一破賢與頑,百年夸奪終一丘

十年後,他與徐志摩等人組織了新月書店(新詩流派「新月派」的那個新月)。同年,他在上海蔣介石與宋美齡婚禮上,結識了蔣介石。五年後的1932年,他升職成北大文學院院長,1935年到香港接受港大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蔣介石讓胡適即日到美國爭取援助。翌年,他成為了中華民國第3任駐美大使,此後更在哈佛大學講學。

由以上的事件可見胡適除了在學術範疇外,與政治圈子也密不可分。然而,胡適在國外期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在1945年爆發了。在戰爭其間,國民黨也急於求變以獲得更多民眾支持,抗衡共產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從下而上的階級鬥爭策略。1948年,蔣介石認為中華民國實行的內閣制裡,總統應為虛位,是以邀請胡適擔任總統一職,他本人退居為行政院閣揆。儘管如此,國民黨最後還是讓蔣介石擔任了總統,而共產黨在同年甚至用電台廣播要求胡適留任北大校長。同年12月,胡適逃離了北大,翌年離開中國,遠赴美國多次發表文章與公開演說。

胡適於北大(資料圖片)

毛澤東:21世紀再為胡適恢復名譽吧

在蔣介石與胡適還在糾纏著第一任總統是誰擔任時,共產黨經已殲滅、俘虜了二百多萬國軍。胡適到達美國時,也曾想過籌組反對黨在台灣推行民主,向蔣介石建議容許籌組反對黨以促進民主發展,但那時台灣面臨內憂外患,因此該提議被蔣介石否決。美國也嘗試說服胡適領導海外反共人士取代蔣介石政權,但胡適也沒有接下這個任務。在共產黨接管中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極左時期,三反五反,大肅托,肅反運動,毛澤東舉行了全國批判胡適的運動。

胡適與蔣介石(資料圖片)

是以日後好長一段時間裡,胡適在中國的形象也是大右派,賣國者,蔣介石的御用文人等等。據說是胡適在北大時期,形容毛澤東當時水平考不上北大,使其心生不忿。諷刺的是,毛澤東建立的第一個共產黨黨校「湖南自修大學」,是因為胡適的倡導才成功推行的。五十年代的極左時期,胡適被國家機器大肆攻擊,節錄幾份期刊,分別有1955年《復旦學報》的《漢代的俗樂和民歌——兼斥胡適白話文學史對樂府詩的歪曲和污衊》、1956年《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的《批判胡適反動的改良主義思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的《批判胡適文學史「著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庸俗進化論》等等,不一而足。

五十年代中期,毛澤東發表說話,指胡適頑固,不知道貪戀外國甚麼,但說實話他對新文化運動有功勞,不能一筆抹殺,到21世紀再為他恢復名譽吧。那時的胡適還介意這樣的批評嗎?他不像另一位新儒學的大家梁漱溟一般多次與毛澤東論戰,並遊走在兩岸及美國之間。直至1962年,因心臟病在台灣辭世。

關於胡適先生的思想,可參見【百年新儒學】的專欄文章:俯首一破賢與頑,百年夸奪終一丘。上世紀中國思想家輩出,他們融合東西文化,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在如今全球化盛行的時代看來仍然毫不過時。「文革」結束後,中國的研究與課本都恢復了對胡適的肯定,他的思想與成就也在香港的課本裡常常出現。就如文初提出「philosophe」的溫源寧,指胡適在伏爾泰、邊沁、狄德羅、費爾巴哈等哲人行列裡頭,也肯定不會算差。

伏爾泰:沒有說出「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的哲學家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