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透過「遊戲」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自由 成為完全的人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席勒的朋友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曾對他說:「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個懂哲學思考的詩人,還是一個會作詩的思想家。」那個時期,文壇中的所有人都被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光芒所覆蓋,只有一個例外的名宇:席勒(Friedrich Schiller)。他是一名醫生,更是一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同時亦是一位哲學家。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年今天,席勒生於德國馬爾巴赫(Marbach am Neckar)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軍醫。十三歳的席勒被送到軍校接受教育,但這並沒有減弱他自幼對詩歌、戲劇的興趣。在軍校時,他仍接觸到許多文學大師如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他熱愛文學,同時內心也開始感受到在軍校専制教育下的壓迫感。畢業之後,他對當時社會的封建專制制度頗有不滿,於是在1780年寫下了《強盜》(英︰The Robbers/德︰Die Räuber),一套充滿反抗精神、足以令他與歌德齊名的作品。但在他完成另一部反封建內容的劇本《陰謀和愛情》(英︰Intrigue and Love/德︰Kabale und Liebe)後,就放下了文學十幾年,潛心於歷史和哲學。

席勒《陰謀和愛情》

席勒的哲學時期:遊戲說及《美育書簡》

席勒並不算是一位很嚴謹的哲學家,他主要的哲學思想是受康德的影響。他認為當時工業發展使人類碎片化,每個人只懂得做自己工作範圍以內的事。而且個人為了達到一個整體目的,被迫把自已變成整個社會機器中的一小塊零件、一件工具,而放棄發展自己原有的潛能及整全的本性;加上過度的社會分工,同樣造成了人性的分裂和碎片化。席勒對這樣的疏離及分裂非常反感,於是他發展出「遊戲説」。他認為透過「遊戲」,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自由,這也是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遊戲衝動的經驗中,人才能完全觀照到自己的人性。正如在他的《美育書簡》(英: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德: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中說:「只有當人完全成為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

德文版(左)與最近推出的台灣中文版(右)《美育書簡》

席勒所言的「遊戲」,指的不是我們現代語境下的網絡遊戲、桌上遊戲等,而是一種達到精神解放自由的方法。人只有通過「遊戲」這種方法,才可以對「美」作出觀照,即是「審美」。而在席勒眼中,「審美」的教育是對人性缺失的最佳治療。

除此以外,審美過程其實包括了人的感性衝動及理性衝動,席勒稱這個兩者的統合為「遊戲衝動」。而「美」的概念是純理性的;但人在審美中能產生創造力,過程中我們並不是去追求一些功利的目的,而是單純在遊戲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感性愉悅,以至兩者最後結合成為和諧的人性。

席勒認為當時社會的人「不是粗野,就是懶散,這是人類墮落的兩個極端,而這兩者卻匯集在同一個時代裡!」當時他由文學轉去哲學,無疑是在他面對社會上的專制問題時,發現人類只在這兩個極端中走動,他希望透過美的教育,修復這個問題,使人走向社會自由。

後來,他這個人生短暫的「哲學時期」,因跟歌德結識之後結束。他重新回到文學創作上,結合他在「哲學時期」的美學研究和社會理念,他在後期寫了許多以歷史為主題的劇作。

歌德:他寫盡浪漫與傷逝,至死都是少年

歌德與席勒

大文豪歌德是席勒十分重要的朋友,兩人的友情也頗為人頌揚。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在德國威瑪(Weimar)民族劇院前豎立了兩人的雕像。從他們早期的書信中和後期兩人的合著作品,讓我們了解到兩人如何由一對叱吒風雲一時的競爭對手,成為漸行漸近、一拍即合的伙伴。他們合作時經常互相影響,因此造就了許多偉大的作品。在席勒死後,歌德給了他極高評價:「他獨有的、在理想方面的創作才能,在德國,甚至外國文學界中少有人能及得上。」在席勒死後二十多年,歌德也去世,而最後歌德的遺願,就是葬在席勒旁邊,這足以見證二人一生深厚的友誼。

德國威瑪(Weimar)民族劇院前的歌德、席勒雙人雕像,自1857年豎立至今(Wikimedia Commons)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