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紫禁城到故宮》:馬可・波羅描繪的元代宮殿是真的嗎?
【01哲學編按】1275年(元十二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來到中國大都見忽必烈,回歐洲後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他筆下的這個遠東異國豐饒無比、極盡奢華,因書中對中國的描寫天花亂墜,以至當時的教會認為馬可・波羅捏造事實。
文物專家、古建築保護專家單士元先生就從這段歷史出發,對比中國的文獻,為我們道出這些已經永遠失落的元代宮殿的往事。
本文出自《從紫禁城到故宮——營建、藝術、史事》第一章第三節〈遷都北京〉的附篇〈元故宮的拆毀〉。
元大都新城和皇宮是元世祖忽必烈於元至元三年(1266)在中都營建的,至元九年(1272)落成。
至元十二年(1275)意大利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大都見到忽必烈,回國後寫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對當時的「漢八里」(即元大都)和一些地方做過具體描述,把元代皇宮的豪華壯麗描寫得如同人間天堂。《馬可・波羅遊記》中有過不少描述:「大殿寬廣,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餘。房頂之多,可謂奇觀。此宮壯麗富贍,世人佈置之良,誠無逾於此者。頂上之瓦皆紅黃綠藍及其他顏色,上塗以釉,光輝燦爛。白色猶如水晶,藍綠則如各種寶石,致使遠處亦見此宮之光輝⋯⋯」「宮頂至高,宮牆及房壁滿塗金銀,並繪龍、獸、鳥、騎士形象及其他數物於其上。屋頂之天花板,亦除金銀及繪畫外別無他物」。他還提到另一處宮殿:「大汗為其將承襲帝位之子建一別宮,形式大小完全與皇帝無異,俾大汗死後內廷一切禮儀習慣可以延存。」
上面兩段,根據後來的記載校對,他所記的乃是元大內的大明宮和太液池西部的隆福宮。此外,馬可・波羅還描繪了「綠山」,即瓊華島,說是「世界最美之樹皆聚於此」,說忽必烈「命人以琉璃礦石滿蓋此山」,還提及山頂有一座大殿,即古代傳說中的廣寒宮(殿)。
馬可・波羅是最早記錄元大都和皇宮的歐洲人。他的《馬可・波羅遊記》是後來回到歐洲,經他口述由別人記錄的。當時引起歐洲讀者的強烈反響,教會卻認為他是在捏造,當他垂死時,神父讓他懺悔,要他承認這本遊記全是謊話。馬可・波羅含淚答道:「上帝知道!我所說的連我看到的一半還不到哩!」
《馬可・波羅遊記》是追記的,當中也不免有含混之處,只能說基本真實。中國記述元代皇宮的著述不多,元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是根據元《經世大典》所抄錄,記載了元代中葉宮室制度,另有明初蕭洵所寫的《元故宮遺錄》。蕭洵是明洪武朝的工部郎中,親自到過元故宮,因此《元故宮遺錄》是關於元故宮最完整的著述。從他所述可看出元故宮的佈置大體是以瓊華島為中心,東面是大內(大明宮),西部偏南是隆福宮(太子居住之地),西部偏北是興聖宮。這三處建築群坐落在離瓊華島的同一半徑的三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元故宮遺錄》中所描述的元代宮殿確乎豪華壯麗,御苑似傳說中的「蓬萊仙山」,宮殿像「天宮仙闕」,「雖天上之清都、海上之蓬瀛,尤不足以喻其境也」。
一些記載說在明建國初便把這樣的宮殿拆毀了,流傳的說法也如此。這種記載及說法的根據是《元故宮遺錄》中的兩篇序言:一為吳伯節序,說蕭洵「奉命隨大臣至北平,毀元舊都」;一為趙琦美序,說「洪武元年滅元,命大臣毀元氏宮殿」。如果仔細分析並參閱其他記載,便可以發現這些說法有不少地方值得懷疑。分析如下:
1. 《元故宮遺錄》誠然是一篇關於元故宮比較完整的記錄,從它的體例看很像一篇遊記。本文中絲毫沒有提及拆毀元故宮的事,沒有著作年代,也沒有自敘和題跋之類的附文。那兩篇序是後來別人所寫的,而且作者與蕭洵都沒有直接關係。
2. 《元故宮遺錄》第一篇序的作者是吳伯節,是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從朋友高叔權處看到蕭洵的原稿,只說「革命之初⋯⋯奉命隨大臣至北平,毀元舊都」,並沒有說毀故宮。第二篇趙序是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所作,和洪武元年(1368)已相隔二百四十八年,不但元大內早已無存,明皇宮也已完備了。他所說的「洪武元年⋯⋯毀元氏宮殿,廬陵工部郎蕭洵實從事焉」只是二百多年前的傳說。
3. 在明初的《實錄》以及其他記載中也沒有提到拆毀元故宮的文字,只有「大將軍徐達命指揮華雲龍經理元故都,新築城垣,南北取徑直,一千八百九十丈」的記載。拆毀宮殿是件大事,不會沒有記錄,例如元初建上都大安閣而拆毀開封熙春閣的事就有可稽考。徐達「經理元故都」並不是「毀城」而是「建城」(元,圍城太廣,乃減其東、西以北之半,創包磚甓),出於軍事防禦的需要把元舊大都的北城牆往南移了五里(即現在德勝門和安定門的地方),當時連南城牆都沒有更動。直到永樂十七年(1419)全面營建北京都城和皇宮時,才把南城牆(在現今長安街)南移至現在前三門一帶,「永樂十七年拓北京南城,計二千七百餘丈」,這樣才出現了皇城前千步廊,使皇城大門—承天門(即天安門)坐落在長安街正北,而把皇宮從元大內的位置南移。
4. 《元故宮遺錄》中所說的瓊華島、興聖宮和隆福宮,在整個洪武、建文朝(共三十五年)仍然存在。朱棣被封為燕王以後,就以隆福宮作燕王府。《祖訓錄》「營繕」條中特別申述:「凡諸王宮室,並依已定規格起造,不許犯分;燕府因元之舊有,若王子、王孫繁盛,小院宮室任從起蓋。」到建文元年(1399),朱允炆指責朱棣所住的地方「越分」,朱棣上書辯解說,「謂臣府僭侈,過於各府,此皇考所賜,自臣之國以來二十餘年,並不曾一毫增損,所以不同各王府者,蓋《祖訓錄》「營繕」條云,明言燕因元舊,非臣敢僭越也」。也就是說,元隆福宮直到建文元年仍然完好,沒有經過改建。至於瓊華島部分,更有許多記載證明它沒有拆毀。瓊華島上的廣寒殿原是忽必烈居住的地方,於萬曆七年倒塌,當時的首輔張居正記:「皇城北苑有廣寒殿,瓦甓已壞,榱桷猶存,相傳以為蕭后梳妝樓。成祖定鼎燕京,命勿毀,以垂鑒成。至萬曆七年五月,忽自傾圮,其上有金錢百二十文,蓋鎮物也。上以四文賜余,其文曰『至元通寶』。按至元乃元世祖紀年,則殿建於元世祖,非遼時物矣。」由此可見萬曆七年(1579)以前,瓊華島上的重要建築仍未毀掉,在洪武元年的二百多年後才倒坍。
5.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召集群臣,討論建都地點問題。有人提議建在北平,理由是「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說明當時元故宮仍然完備。朱元璋並沒有拆毀它的意思,只是說改建起來並不省力。由此反證當時並未下令拆毀元故宮。
在《元故宮遺錄》的結尾蕭洵提到:「我師奄至,愛猷識理達臘僅以身免,二后,愛猷識理達臘妻、子及三宮妃嬪,扈衛諸軍將師、從官,悉俘以還,元氏遂滅。」愛猷識理達臘是元順帝的兒子,順帝在漠北死後,他僅即位五天就被趕跑,連后妃、太子和文武官員都被俘虜。這是洪武二年的事,蕭洵寫《元故宮遺錄》當在此之後,那麼至少在洪武二年以前,他並沒有寫拆毀元代宮殿的事。
據有關資料,元大內宮殿在洪武二年以後還存在,只是荒蕪了。如洪武五年(1372)曾在北平做過官的宋訥,在他的《西隱文稿》中有《過元故宮》詩,曰「鬱蔥佳氣散無蹤,宮外行人認九重。一曲歌殘羽衣舞,五更妝罷景陽宮」,說明在宮外還能辨認九重,可見元大內並未成為廢墟。再有一個叫劉崧的,在北平做過按察使品級的官,時間是在洪武三年至十三年之間。劉崧對元宮有詩曰,「宮樓粉暗女垣欹,禁苑塵飛輦路移」,這是說宮殿上的彩畫山徑黑暗了,宮城上的女兒牆也歪斜了。這也說明在洪武元年並未拆毀。
總之,元故宮的瓊華島、興聖宮、隆福宮在洪武朝仍然保存了下來。隆福宮在朱棣稱帝後被改建為西宮,剩下的只是一個元大內的問題。大明宮位於大都的中軸線上,是元代的正朝,在徐達攻佔大都時並沒有被破壞。根據上述原因,足證洪武元年拆毀元故宮的說法是不確切的。大明宮等拆毀的時間幅度大體可以假定為洪武六年到十四年之間,很有可能是在永樂四年修建明紫禁城時,元大內宮殿才被徹底拆毀的。
《從紫禁城到故宮——營建、藝術、史事》
作者|單士元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