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寧格:被世人誤解的天才?還是偏激的厭女症瘋子? (04/03)
作者|方川明
提起今天生日的奧托・魏寧格(Otto Weininger, 1880-1903),自然聯想起那本臭名昭著的《性與性格》(英文:Sex and Character/德文:Geschlecht und Charakter,下文簡稱《性》)。對女權主義者而言,這本書散發著濃烈的仇女、厭女氣息,可謂嗤之以鼻。恰如佛洛伊德對魏寧格的評價。當有人問起這位精神分析祖師,當初為何拒絕為魏寧格的論文〈Eros and the Psyche〉(即《性》的寫作藍本)寫推薦序,吐出雪茄煙圈的他娓娓道出,除了認為那篇(所謂的學術)文章毫無實質佐證以外,更說魏寧格是難得一見的天才,但雙眼已被伊底帕斯情結引致的厭女情緒所蒙蔽。
對猶太人來說,《性》是宣揚反猶太主義的惡毒之作,蠶蝕心智。據說希特拉非常推崇書裡對猶太人的描述,更將之定為納粹黨務必研習的書目之一;弔詭的是,《性》也成為後來納粹德國的禁書,皆因作者魏寧格本身也是猶太人。
然而,歷史上也有不少人自稱受惠於魏寧格的思想,起碼是積極方面的影響。其中一位要數維根斯坦,他多次承認自己受到《性》的影響。每當提到魏寧格的著作,旅居英國的維根斯坦心裡都有無比敬意,對這位同樣來自奧地利的作者,有著惺惺相惜之感。
無論如何,不管你抱持哪一種立場,《性與性格》的確是一本引起熱議的奇書。可惜的是,面對各種謾罵和批評,作者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因為魏寧格在成書不久以後,懷疑抵受不住出版的壓力,飲彈自盡,終年僅得二十三歲。到底惹來爭議的《性與性別》有何底蘊?早逝的魏寧格是天才,還是厭女、反猶的偏執狂呢?
每個人都是雌雄同體
《性與性格》一書大致分為二部分。沿用魏寧格的話,第一部分是整部書的理論地基,他搜集了各種學術證據,包括社會統計學、解剖學、生物醫學及其時興起的遺傳學等研究,論證其「雌雄同體論」。簡言之,基於生理構造,任何生物皆具雄性與雌性的成份(補:從今天的語境來看,可視之為性激素學說的雛型)。箇中差別,僅在於先天或後天因素的影響下刺激體內分泌,促使個體包含不同程度的雄性、雌性氣質分佈。故此。我們會發現總有些男人比較陰柔,有些女人相對陽剛。譬如說,為何雄性動物被閹割之後,都變得具有雌性氣質呢?魏寧格認定是人體內的雌性源基體取代了原先的雄性源基體所致。
書的第二部分是「略帶形上學色彩」的性格學分析(characterology),但絕非時下網絡流行的人格評估或心靈雞湯,而是——根據作者的說法——從古至今基於經驗事實歸結得出男人、女人的理型性格,再予批評及分析。換言之,魏寧格沒有針對任何具體的人或物,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文藝創作等累積成的理型性格。魏寧格還將男女劃分為「M」及「W」,用代數公式計算「M/W」的比例值(在此不贄)。首先,他認定男人(M)的特長是「有」,別具有創造力,但其中的猶太人(人格)是最具雌性氣質的男人,是最為低等的生物。其次,魏寧格將女人(W)僅分成兩類:母親型及妓女型,前者是絕對的「無」,對人類文明毫無建樹,窮盡一生只為生育,被魏寧格標籤為低級人格;後者是交際高手,她的目標為激發男人創造力,乃是恍如繆思一樣的存在,滋養人文發展。
我們都是猶太人?
就此,相信大家已被魏寧格的豪言偉論、尖刻措辭感到譁然。事實上,魏寧格在書裡表明,他筆下的所謂「猶太人」僅屬一種人格,並不針對任何一名猶太人。且不論人種,地球任何人均可能有「猶太人」的特質,甚至比生而為猶太人的人更「猶太人」。另外,魏寧格自稱痛恨男性之中不負責任、富佔有慾等性格特質,他揚言所有的女性人格,皆間接由男人這些弊病塑造出來,女性為了迎合男人的各種要求,才淪落如此。按書中的話來說,正是男人將自己的罪孽投射在女人之上。故此,魏寧格認為自己比當時的女權運動更為激進,皆因他起碼直指埋藏於女性人格背後的問題:雄性的無能。
總括而言,《性與性格》是十九世紀初歐陸思想的結晶之一。儘管內裡有當其時興、但今天已是毫不科學的研究數據,但紀錄了那段時候的科學發展及治學態度;對於魏寧格的性格學分析,我們除了以謹慎的態度視之,更應視之為一種意識形態批判:與其說,作者奠定了劃時代的新兩性學說,倒不如他描述了當時的兩性關係問題,點出歐陸社會塑造的兩性理型之弊病。從此角度,魏寧格的著作有另一重的閱讀意義。
早前作者曾以魏寧格解讀港產電影《G殺》:【G殺】荒誕奏嗚曲:成為母親,還是妓女|方川明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