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是進口出口斤斤計較?不!是國際黑社會(誤)爭老頂!

撰文:胡雅雯
出版:更新:

【01哲學編按】我們整日在新聞中聽到某某領導人又再呼籲「不要將貿易問題政治化」。彷彿只要不摻雜任何政治干涉,老老實實將貿易上進口出口額度調至均衡,解除關稅壁壘、保護措施,國際貿易問題最終就可以被解決。持這種論調的人,顯然沒有吸取二戰前德國如何將社會變革力量拱手交給希特勒的歷史教訓⋯⋯

作者|葉雯德

2018年最被廣泛報導的關鍵詞之一就是「貿易戰」。我們在此並不是想要對商業與外交問題作技術性或戰略性的討論,這種討論已經堆山積海,不論是專業的評論還是大眾的觀感,也不論是哪一種立場,在各種媒體上都已經有充分的表達。奇怪的是,人文學科,特別是哲學界,對這個影響全世界發展與大多數人民生活的事件卻是噤聲不語。

國際哲學協會聯合會秘書長斯卡蘭提諾(Luca Maria Scarantino)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對特朗普的對華與對歐發動貿易戰有何看法,他認為他作為哲學家的觀點是,貿易戰是對美國精神的一種矛盾與背叛,因為美國精神就是開放與包容。這種回答不只無聊單調,而且是一種政治白癡,更不需要哲學的概念或訓練。然而,我們也不能說哲學就是不處理現實問題,而只關注概念與理論的學科,這種對哲學的界定事實上閹割了哲學視野的作用。

國際哲學協會聯合會秘書長斯卡蘭提諾(Luca Maria Scarantino)

目前引起各國討論的孟晚舟被捕事件,雖然在法理上與貿易戰無直接關係,但仍然根殖於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商業衝突;而在十二月初的 G20 峰會上,中美兩國領導習近平與特朗普雖然同意暫緩「戰事」,但兩國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時間只是推遲而不是限定了期限。這一場在全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無硝煙戰爭至今仍然在持續。

美國總統特朗普依據美國1974年的貿易法第301條,在3月22日起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中國出口到美的一系列商品徵收關稅,以「懲罰」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和長期縱容貿易順差。為了平衡損失,中國商務部在4月也開始中止從美國進口的7類128項商品的關稅減讓。中美之間相互增加進口商品的關稅,就是這一次「貿易戰」的核心。這種命名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好像假定了中美兩國本來處於無衝突狀態。實際上,關稅貿易戰只能算是整個中美競爭,甚至是全球體系霸權博奕這一場總體鬥爭中的小戰役。當然,這一場戰役已經持續了超過半年,至今仍然走向未明的戰事對兩國的中小企業和股市都造成不少危機與衰退,但我們不應該視它為中美競爭的主要甚至唯一場域,而忽略了中美關係原本就有深刻、長遠的不協調。

哲學或批判理論能夠參與到貿易戰或國際關係討論的場域其實還是很多。由道德哲學衍生出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本來就關注貿易的平等與財富生產的問題,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國際貿易與商品價格理論仍然是這個範疇中最受重視的討論參考之一;經濟學與倫理學本來就是共生的學科。另一種哲學談論貿易戰的可能範疇,就是意識形態批判。意識形態批判當然不只停留在指出某些領袖的言論是掩蓋陰謀的虛假謊言,也不是譴責某政策如何違背了國家精神和啟蒙價值,像以上這位國際哲學協會聯合會秘書長那樣。齊澤克常常引用拉岡談《國王的新衣》去嘲諷這種顯淺的意識形態批判:那一位指出國王裸體的小孩,所揭發的其實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意識形態批判可以帶來更多的視野,不只揭發隱藏在話語背後的真實鬥爭,而且是分析出這些虛假話語本身的形式──話語的形式和無意識的假定才是意識形態的所在。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當特朗普開始揚言發動對華貿易戰,並且逐步推出增收關稅政策時,美國與中國都同樣有巨大的反對聲音。美國有言論認為特朗普此舉是保護主義、傷害世界的自由貿易,也對美國人民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深遠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因此不應該推行;而在中國,也有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例如張五常等主張中國政府不應強硬報復美國增收關稅,吳敬璉甚至認為中國不應該用國家力量來推行芯片等高科技研發。這裡舉的當然只是其中兩種對中美貿易戰的意見,但它們值得被並置探討,其原因在於,雖然一方反對美國發動貿易戰,另一方承認貿易戰的不可避免,彷似是兩個對立的立場,但它們有著類似的,甚至同構的意識形態形式:經濟主義。

這裡所謂的經濟主義意識形態並不單單是對發展經濟的狂熱追求,而是相信不需要任何政治干涉,而只需要努力確保與等待生產力與財產的增加,那麼分配不均、動蕩與貧窮等社會問題最終可以被解決。班雅明在《歷史哲學論綱》對德國社民黨的批評就是出於後者並不相信政治與鬥爭的必要性,認為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只要不斷努力工作,就可以被解放,結果將德國的革命力量奉送給希特拉。這種只看到經濟,而看不到政治的意識形態,其實假定了世界的不平等、階級差別與貧窮只是量性的問題,並且相信隨著時間發展,這種量性的缺乏就可以被填充,社會不平等也會消失。以上兩種意見都一樣主張讓自由貿易持續運作,讓各國的商品與資本量可以透過互通而發展,而不論是美國政府增加關稅,還是中國政府的報復性措施,都是多餘甚至有害的,其實與班雅明所批評的這種純量性假定一模一樣。

班雅明《歷史哲學論綱》(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

馬克思說:「怪不得自由貿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國如何犧牲別國而致富;要知道這些先生們更不想懂得,在每一個國家內,一個階級是如何犧牲另一階級而致富的。」美國與中國,甚至與全世界大部份國家都是貿易逆差關係,這意味著美國購買世界各國所生產的商品,大大多於它生產商品提供別國。這明顯是一種不對等關係,可是這種不對等並不是世界各國壓抑美國,而是美國壓抑世界各國。這一點用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反映出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何以有能力在生產比世界更少商品的情況下,有資本購買更多的商品?在經濟主義的視野下,資本量與商品量的比例應該是一致的,一國有更強的購買力,因為它有相等的生產力。然而,美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長期逆差,它的資本量遠遠超於其商品量,就證明這種資本—商品比例根本不能套在美國,反映美國並非單靠經濟生產力量來促成這種不對等關係的。美國這種特殊地位來自它的政治力量: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力壓任何一國的軍事力量、對高科技的壟斷等等,這些政治力量才是它成為世界霸權的理由。中美貿易戰作為一場戰役,當然影響著兩國人民的生活,但它反映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危機、一個已發生在意識上的投降:人們已經單純相信經濟,而遺忘了政治鬥爭的必然性。

在 Doomsday Clock 調整到僅剩最後兩分鐘的 2018,人們還在熱聊甚麼關鍵字,讓誰榮登年度榜單?01哲學【末世逼近,我們還在關心甚麼?年度關鍵詞榜單】專題,將會為大家年終盤點,解開關鍵詞背後的真相!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