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有道】從餐桌看人類自然觀的崩壞

撰文:胡雅雯
出版:更新:

當我們圍坐進食,飲食不僅折射出不同的哲學思想與文化傳統,亦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入口的食物取自自然,若追根溯源,必與某個地方的氣候、光照和土地密切相連。自然界這個巨大的寶庫,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食材,使我們得以取自其中、滋養身體;我們也通過飲食將自然轉化成文化,使世界融入身體與心靈。然而,在全球化與商業化的推波助瀾下,工業化的食品生產卻令人與自然的關係悄然發生了變化。

【食之有道】秋日滋補與「陰陽調和」的中國哲學觀

飲食、人類與自然

人如何從自然中選取食材烹飪成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之下的自然觀。在《食不為果腹——中西方飲食哲學的對比》一文中,作者羅秀楹將西方飲食所體現的人與自然關係,歸於「主客二分」的哲學傳統和自然科學之影響,即「人是認知的主體,自然是人需要認識的客體」,要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使自然滿足人的需求。反映在飲食上,便是西方的營養觀和對食材的量化分析。不過,生態哲學興起後,學者們也開始致力於打破這種二元論,再度審視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試圖建立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的生態自然觀與生態自我觀,重新理解和定位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架構。

 

而在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令人與自然的關係從一開始就顯得頗為密切。這種來自於中國古典哲學的觀念,強調人與自然本質上的相通性,因此要順應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儒家文化講求「天人之際,合二為一」,《皇帝內經》中也倡導「天人相應」,主張「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靈樞·刺節真邪》)及「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可見,人與自然交相融合的觀念很早就根植於中華文化中。其實,由飲食的細節,譬如當我們在餐廳點一盤「時菜」,潛移默化中便透露著我們對季節與節令的關注,對人與自然交往關係的看重,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對飲食的影響。

 

因此,不論是生態哲學還是「天人合一」,兩者都反映了人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想要同自然建立良性循環之生態關係的渴望。

不論是生態哲學還是「天人合一」,兩者都反映了人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想要同自然建立良性循環之生態關係的渴望。

工業化食物生產的危機

然而,當下工業化的食品生產方式卻扭曲、破壞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跨國食品公司將所生產的食品送上世界各地的餐桌時,人對自然的敬畏可能也早已蕩然無存。美國飲食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在影片《毒食難肥》(Food, Inc.)和《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一書中,探訪了食材從生產到入口的過程,揭示出工業化食物鏈下生態關係的改變與困境。

 

影片中,跨國食品公司為追求低成本的食品生產,採取了諸多破壞生態環境、強行改變生物習性的做法。由於玉米價格低廉又有政策推動,跨國公司控制下的養殖者們開始以玉米餵養牲畜,這其中就包括原本吃草的牛和本來只吃肉的鮭魚;不僅如此,豬、羊、火雞、鯰魚等亦開始以玉米飼養。此外,改變動植物生長方式及生長週期,或在養殖過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以應對死亡率的方式也屢見不鮮。

 

同時,工業化的食品生產也令食物的多樣選擇成為一種幻象。農業學家指出,超級市場裡看似琳瑯滿目的商品,實則有90%都是以大豆、玉米為原材料,經過分解與重組合成而來的。不論是果汁、汽水、糖漿、啫喱、醬汁、還是起司、肉類等。然而,缺乏資訊的消費者往往難以察覺每天的飲食已經有了如此變化。

 

點擊查看更多工業化的食品生產方式

+5

麥可·波倫在書中寫道:「工業化飲食最棘手與悲哀之處,在於其徹底掩埋了人類與各物種的關係與聯繫」。的確,在利益驅使下,「天人合一」、「不時不食」的自然觀開始被人遺忘,人與自然界的健康也正陷入危機。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