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判官》的人與社會(上)——完美的自由與良善真的存在嗎?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作者|黃璽宇
作者簡介|識御者知識行銷創辦人、企業顧問、哲學諮商師
識御者簡介:我們是識御者我們以動漫翻轉教育;藉電玩探究知識;用御宅文化看世界。 探索御宅與知識結合的無限可能。

本論文以《心靈判官》作品中之世界觀設定,以動畫作品的文字做為研究文本。討論其中的人之定義(心靈指數、色相、犯罪指數)、管理制度(希貝兒先知系統)、及此社會中的人的自由。再以多瑪斯哲學理論討論人的定義、靈魂、人的意志與該當追求的幸福是甚麼,來回應及說明《心靈判官》中的對人定義的缺失,並導出人應當處於甚麼狀態才是完滿的。

 

由於《心靈判官》作品眾多,本文研究之《心靈判官》以「巴哈姆特動漫瘋」所刊載的《PSYCHO-PASS心靈判官》,Production I.G製作,群英社代理,2012。及《PSYCHO-PASS心靈判官第二季》,龍之子製作公司,群英社代理,2014。為研究範圍。其中,《PSYCHO-PASS心靈判官》為2012的版本,不是新編集版。此論文的研究範圍不包含此兩者外的任何其他作品或文字檔案。故其他作品之資料與詮釋說明若與研究範圍衝突,皆以研究範圍所提供之訊息為主。多瑪斯則是以《神學大全》,臺南市:中華道明會、碧岳學社,2008年。系列研究範圍。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PSYCHO-PASS心靈判官》劇情:

+1

一 、《心靈判官》中的人與社會

 

《心靈判官》中如何定義人

 

《心靈判官》一作中最常出現的詞莫過於「心靈指數」、「犯罪指數」、「色相」。此三個名詞貫穿整部作品,這確實也是此作品中的重要核心。在作品中,人可被希貝兒測量,並得出「心靈指數」,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便以此「心靈指數」為基礎,人也在這「心靈指數」中被定義。

 

《心靈判官》對三者的使用極為頻繁,且常混合使用。所以在說明三者定義前,必須先說明三者是分開且不同一的指數。由第一季第3集,當主角群們在調查多隆工廠連續殺人案時,由於工廠設施內無法連接外界網路,所以內部的員工只能使用沒有希貝兒運算的「色相」判定做為人員管理的指標。其中,征陸智己在調查時提到:「架設在這裡的掃瞄器能測出的,頂多就是得自色相判定的承受壓力傾向。如果要根據週波數掃瞄的數據算出人的精神構造,甚至診斷出職業適性或犯罪指數,就非得要借助希貝兒先知系統的分析了。」由此段可知,「色相」與「職業適性」、「犯罪指數」是分開的。而第一季第13集中宜野座伸元則提到:「更何況現在妳的心靈指數已經受損了,最糟的狀況,甚至可能導致犯罪指數的惡化。」由此可知心靈指數與犯罪指數是不同的。

 

「心靈指數」在劇中的定義為:1.分析聲像掃瞄所讀到的生體力場;2.能判斷個人靈魂的基礎計測值。但這樣仍不是確切的說明,這生體力場或計測值的內容是指甚麼呢?我們從劇作中所言的「這裡的掃瞄器能測出的,頂多就是得自「色相」判定的承受壓力傾向。如果要根據週波數掃瞄的數據算出人的精神構造,甚至診斷出「職業適性」或「犯罪指數」,就非得要借助希貝兒先知系統的分析了。」可知,心靈指數內容含有(至少):1.「色相」;2.「犯罪指數」;3.「職業適性」。

 

希貝兒系統真身

而「犯罪指數」又是甚麼?犯罪指數於第一季第13集由禾生壤宗(未知)提到:「我們稱這種罕見的例子為『免罪體質者』,……屬於聲像掃瞄的偵測值和犯罪心理不一致的特殊事例。」,這裡說明了「免罪體質者」被主宰者瞄準判定時,「犯罪指數」並不會升高;而正常情形下,聲像掃瞄偵測的犯罪指數應該要升高,但「免罪體質者」卻沒有,這便是與犯罪心理不一致;這也說明,犯罪指數應當要與犯罪心理是一致的。於是我們可以說,「犯罪指數」指的便是犯罪心理,並非犯罪行為。在此也可以得出,希貝兒仍然是使用資料及聲像掃瞄推斷來得知人的狀態,是由外在的觀察推理認識,而不是真正的看透人心,達到物自身;因此,她才要吸收免罪體質者作為系統構成成員,來增加自己對資料觀察的視野廣度。

 

劇中的「犯罪指數」深深影響一個人的生死,於是每個人都在努力將自己的「犯罪指數」壓低。影響「犯罪指數」上升因素有許多,但皆與犯罪心理有關,我們可從征陸智己、狡嚙慎也等人的表述中得出上述特徵(「總之我肯定是擁有和犯罪相關的天份,所以我的犯罪指數才會這麼嚇人的高啊。」「宜野座,不要試圖去瞭解罪犯的心理,當心會陷進去。」)然而,劇中的犯罪心理指的又為何?根據劇情,犯罪心理可以是懷疑他人、想要加害他人,可以是懷疑社會、違反希貝兒;而降低犯罪心理的方法為堅持法治,不用私刑。由此我們可知,造成犯罪指數上升的因素有反社會、異化、懷疑他人、反希貝兒(因為其代表社會制度)、想加害他人。

 

劇中的「犯罪指數」深深影響一個人的生死

再來便是「色相」為何。「色相」在劇中是從白到黑,即好到壞。這個詞在劇中的使用上容易使人混淆,因為「色相」又與「犯罪指數」及「心靈指數」有關,劇中亦常以「色相」的混濁代表「犯罪指數」高。筆者認為,劇中的「色相」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方面,我們從「架設在這裡的掃瞄器能測出的,頂多就是得自色相判定的承受壓力傾向。如果要根據週波數掃瞄的數據算出人的精神構造,甚至診斷出職業適性或犯罪指數,就非得要借助希貝兒先知系統的分析了。」及「到頭來,能靠機械化程式判定的,最多也只有根據色相診斷做出的壓力計測而已。」得知,色相便是壓力之計測。

 

說明色相的廣義定義前,我們先藉由論證「色相」與「犯罪指數」的關係,了解單以壓力做為「色相」之定義的不足。「色相」與「犯罪指數」兩者不是同一項指數,但「犯罪指數」高者「色相」便混濁,相反情況同理。若將「色向」定義為壓力,則壓力大←→「犯罪指數」高?壓力小←→「犯罪指數」低?在此頂多可說明兩者是正相關。但已有兩者不是同一指數的前提(且「色相」的壓力計測可以機械測出,犯罪指數不可)。於是,從「色相」的壓力計測可得出顏色,「犯罪指數」也會影響顏色,可得知,「色相」應當受到壓力及「犯罪指數」影響。如此才可說明此狡嚙慎也的言論中(「換作是一般人,光是想到要製造令希貝兒先知系統失靈的裝備,色相就會混濁了」、「雜賀老師當時曾特別為公安局搜查官們開了一堂課……上那門課的學生色相變混濁,犯罪指數開始上升。」)指出的「色相」會混濁之原因:若將「色相」解釋為壓力,除非是上課的學生擔心被當掉或課太硬壓力大,不然壓力無法準確的解釋這兩段話;但若將「色相」解釋為犯罪心理,則可以理解「色相」為甚麼會混濁——第一段引文是由於反希貝兒的犯罪心理,使犯罪指數升高,進而「色相」混濁;第二段則是由於理解犯罪心理,使得犯罪指數升高,而「色相」混濁。

 

由此可得出,「色相」(至少)含有兩部份,一是可以機械測量的「壓力」;另一部份是須要靠希貝兒判斷的犯罪指數。

 

 

「色相」在劇中是從白到黑,即好到壞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指數」是不被色相範疇所「包含」的,「色相」是「含有但不包含」犯罪指數的。因為「色相」判定不能得出「犯罪指數」,只可判定出壓力,所以沒有將「犯罪指數」隸屬於其下的能力,「犯罪指數」對應的「色相」顏色是希貝兒判斷的結果。於是,「色相」只能是含有但不包含「犯罪指數」的。「色相」可被壓力及「犯罪指數」影響,但只有在希貝兒的協助下,這「色相」才能反應出犯罪指數。所以廣義的「色相」定義為壓力及犯罪指數。

色相、心靈指數、犯罪指數的關係見筆者自製的圖一。

「心靈指數」為靈魂的計測,其(至少)包含「職業適性」、「色相」及「犯罪指數」。其中,「犯罪指數」為是否有反社會或危害他人的犯罪心理,是不可靠機械測定的,需要由希貝兒判斷。「色相」則是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色相」為可以機械測定的壓力,廣義為「犯罪指數」及壓力,此兩者共同影響色相,而廣義的「色相」亦是影響「心靈指數」顏色的因素。

 

在如此的定義與判斷下,人不再是直接完整的人,而是被系統判斷評量化的人。人被由聲像掃瞄得到的資料,以能力測定、心理推斷來區分跟定義,這當中缺乏了身為人的行為主體性(即位格),人與其他動物沒有差別性,理性沒有在此定義或觀察中出現,如此的定義讓人缺少存在的形上基礎。

希貝兒先知系統

 

希貝兒先知系統為劇中的社會管理者,也代表著社會制度。社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希貝兒系統之下。其不但計算監督全國人民的心靈指數,亦幫他們安排人生的發展,且用各種手段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以下就希貝兒先知系統的能力、構成、目的及社會控制來說明。

 

希貝兒作為社會制度的基礎與支柱,必然要有維持社會與管理社會的能力。她能推斷出職業適性的能力(船原雪與常守朱聊天時所提到的:「讓適才適所,人盡其才。這正是希貝兒帶給人類的恩澤」),算出精神構造、職業適性跟犯罪指數(「根據週波數掃瞄的數據算出人的精神構造,甚至診斷出職業適性或『犯罪指數』,就非得要借助希貝兒先知系統的分析了」)。希貝兒能以掃瞄聲像得到的生體力場去測量出「心靈指數」,而「心靈指數」中含有可機械測量的「色相」與不可機械判斷的職業適性與「犯罪指數」。

 

這樣一座將人類生活從生到死的規劃及生活的社會都控制於其下的系統,目的是自利,又或是為了讓人類生活得到美滿與幸福?希貝兒是由誰設置,目的又是甚麼?在劇中並沒有直接明確的說明,但我們可從「消除了各種矛盾與不公的合理性社會,那才是全人類的理性所追求的終極幸福。一座完美無缺系統的完成,希貝兒乃成為實現了此一理想的具體存在。」及「目前的安定繁榮,實現了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當代社會。……人生的規劃也好,欲望的達成也好,當今無論面對甚麼樣的選擇,人們與其自己煩惱,都寧願求助於希貝兒的判定。這使得我們得以建立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曾有過的富足而安全的社會。」此兩段引文中知道,希貝兒是為了達到消除各種矛盾與不公,打造一個合理性社會,並認為那是全人類理性所追求的幸福。而她也確實讓社會安定繁榮,雖然未能完全消除犯罪的可能性,但仍是讓人在社會中皆各有工作機會,保障人在社會中的人身安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希貝兒必須讓系統本身完美無缺,因此,自身完美也是希貝兒的目的之一,但這目的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了達到目的必要達到的狀態。

 

點擊圖片,查看希貝兒系統更多介紹:

所以這一個完美且掌管大權的系統真的是一堆機械或超級電腦嗎?劇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她真正的面貌卻是「統合人體大腦的活動擴張其思考能力,這樣高速化後的系統。」即人類大腦的集合體,並且是由免罪體質的人的大腦所集合的。然而,上段提到,希貝兒為了達到實現人類最大幸福的目的,必須是要完美的,但這樣的構造方式是否能達到她所需要的完美?希貝兒系統是以免罪體質者所構成,其原因是:「就是要擁有不受過往人類的規範所束縛,……,能夠從局外者的觀點來俯瞰並裁定人類的行為,系統要求的是這樣的天賦。」;「藉由容許無法管理的異數的出現,擬定能夠讓彼此共存的手段,以使系統獲致實質上的完美……只要將系統的運作交給脫出系統的人就行了,這是最合理的結論。」希貝兒以具有高度觀察力或推斷力的精英免罪體質者作為系統建構的成員,並持續的吸收免罪體質者。這是由於免罪體質者為聲像掃瞄與犯罪心理不合之人,希貝兒沒有能力判斷其犯罪心理,即無法推論免罪體質的心理,因此便藉由持續吸收免罪體質者來增加其思想的廣度。希貝兒構成成員不單是在思考觀點上的卓越,更是具有社會和平性。

 

見圖二說明

青色區域為希貝兒的可思想範圍。在此可以肯定的是,希貝兒不斷吸收免罪體質者的過程如同在debug,讓自己不斷修正,更新思想角度與廣度。但作為人腦的集合體,始終還是會落於受造物的限制,要說此是完美的系統是太為過,但仍可肯定她在思考能力上的卓越。

 

在說完希貝兒的優點之後,我們來討論希貝兒在劇中所表現出的社會控制。希貝兒的社會控制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有意鞏固自己的社會管理權、政治控制;將有效降低犯罪指數的醫療方式與藥物禁止;進行的思想控制。從這幾點看來,希貝兒是「有意識」的維持自己的社會管理權,並認為這樣對人類是好的。

 

總結而言,希貝兒系統是個以免罪體質者做為構成成員的人腦集合體,這集合體以其思想與運算能力讀出人類的心理狀態,並以此作為社會管理的基礎。在這基礎上,希貝兒幫人類決定人生發展,限制他們的思考範圍,有意地使用手段來鞏固自己的社會管理權。嚴格來說,這不是法治,且劇中甚至沒有提到與法律相關的社會制度,只有第二季第十一集出現法律字眼,兩次都是與常守朱相關。分別是鹿矛囲:「妳可以不顧法律直接制裁我啊。」常守朱:「我的心裡沒有那個選項。」(第2季11集)。常守朱:「或許最後來臨的是正確的法律和秩序,還有和平與自由也說不定。」(第2季集)。劇中社會所表示的是希貝兒的人治,且是有私欲的人治,將她所判斷的幸福作為個別人追求的目的與框架,徹底忽視了人的自由意志與人性。

在此社會中的人

 

上兩節說明了在這世界中,人是如何被定義的,人又是在甚麼樣的社會管理系統下生活的,本節說明在這樣被定義的人,在這樣的社會中,是否還具有自由與德行?

 

可確定的是,人在這樣的社會下,仍有看似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也是為何水無瀨佳織說:「明明在經濟部和科技部都拿到了適任資格,是妳自己全部推掉而選了公安局的不是嗎?。」(第一季第2集)。但是,為甚麼這自由選擇只是「看似」的自由?因為自由選擇必須在希貝兒的限制範圍內。如職業選擇,哪些人是適任資格者,最終還是由希貝兒判準的。所以人其實依然是被限制的,王陵璃華子在第一季說道:「在現在這時代,每個人都只能依照系統決定的適性,滿足於被強加的幸福,無法實現自己真正的夢想。」「哪像現在希貝兒先知系統都會讀出我們的能力,告訴我們要怎樣過活才最幸福。」人無法自己決定出路與人生,更嚴重的是,由於人沒有懷疑社會的自由,若懷疑便會被當成罪犯處理,於是人生只能不懷疑,不反逆,不批判,只順應系統的適性與「心靈指數」判斷。如此的人究竟是人還是被豢養的動物?人在這樣的社會中,也漸漸不再依賴自己的意志判斷(因為也不能或不想);亦由於社會組成是經過篩選的良善之人,人們不需要自律。

水無瀨佳織,女主角小朱之好友,職業是系統工程師。

如此一來,人不能自由的以自我意志行動,只能在希貝兒限制的範圍內做個良善的好公民。這樣的人是否具有人性的價值?這也是劇中的犯人們所提出的質疑,但提出這樣質疑的,因為是懷疑社會,所以都是犯人。這樣狀態的人,所做的行為頂多只能算是人的行為,並非人性行為。缺乏了人性自主的價值,人達到的幸福也只是被系統所安排好的目的,在這無思想自由、無人生目的、無意志決斷的狀態下,人在社會不過是整個希貝兒系統的延伸分支而已,人不在是具有位格獨立的人,而是歸屬於系統的工具人,是為達到希貝兒認為的完美社會的工具。


(未完待續)
預告:下一部份,作者將說明多瑪斯其哲學觀點如何看待上述所提出的問題,即人的定義、人的靈魂與自由意志,德行與幸福又是甚麼。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