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本性——儒家的淵源流變(三)|蔡敬賢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魏晉沉香至唐韻的風骨

 

王充之後的魏晉思潮,此時代之思想非常龐雜,如何概括性的理解是一難題。其一,如陳寅恪所言在政治上是東漢末年以來士大夫與閹党之鬥爭之延續,在思想上也可以視為受此影響 。其二此時代並非是以道家之清談為主要特色,事實上查之《晉書》、《陳書》等,都可以發現當時宮廷與地方教育都是以儒家經典如論語、孝經為底本的,因此此時代仍是儒家思想之主宰,差異是儒家思想已以更加多元豐富的方式存在,但大體上還是延續漢代思想之發展,以下舉例一二思想家作為參照。

 

陳寅恪,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王弼將無上升至道的層面,融合儒道,別開新面。「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

 

至郭象則由老子入莊子,談「獨化」、「自生」,『請問夫造物者有耶,無耶?無也,則胡能造物哉?有也,則不足以物眾形。故明眾形之自物,而後始可與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雖複罔兩,未有不獨化於玄冥者也。故造物者無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

 

萬物皆是自己生滅,自己的特性(才性)並不來自上天。萬物對於自己的生滅沒有自我主宰性,都是偶然的。同時萬物的屬性,包含人的仁義道德,優劣好壞等,也都是被註定的 ,無法改變得,所以聖人或是君主,要順著人的本性來施政,才是無為之境。而不是因為要順從天的意志。可以留意到,雖然他們都不儘然是儒家為核心的思想,然而都延續了漢代對於「性」的重視。

 

除性之學外,東漢末年,佛教東傳,教派繁盛,中觀學派、唯識宗、法性宗、天臺宗、華嚴宗、禪宗等等,百家爭鳴,蔚然大觀。「天臺有所謂心生萬法,華嚴宗有融佛性於真心……使得中國化的佛教宗派,特別是禪宗大大改變了印度佛教的原貌。」

 

唐武宗打擊佛教後佛學一時大衰,但是佛學的理論早就融於儒學之中。到了唐代韓愈雖然察覺孔孟之道的失傳,但其立說如〈原道〉依然沒有將心性與才性的差異辨析明白,距離他所嚮往的孔孟之道也有距離,可以說漢以降自唐代韓愈,孟子思想基本無所繼承與發展。故王安石《奉酬永叔見贈》曾言:「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王安石此詩便指出孟子之學的不傳。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道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