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軍演|解放軍圍台實彈演習 會使用東風抑或長劍導彈?
今日中午12時至下周日(7日)中午12時,解放軍在台海周邊6個區域舉行實彈軍演,意味解放軍發射的導彈很可能會首次飛越台灣上空。
相比1996年台海危機,本次軍演與台灣海岸的距離更接近,導彈技術更是勝於從前;台灣《科技新報》更推測,解放軍可能會在軍演中使用東風彈道導彈或長劍巡航導彈等武器。
根據國防部公告區域,六個演習區域位於台灣北部、東北部、東南部、西南部和福建省平潭外海等地,比1996年台海危機更為靠近台灣海岸。時政與地理網(CIGeography)根據本次公告區域和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解放軍演習和導彈射擊的區域作比對後,發現有多處位置重疊。
1996年,解放軍曾發射兩枚東風-15 短程彈道導彈,目標設定在基隆、高雄港外海區域,令台海局勢高度緊張。當時,美國派遣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到台灣東部海域,預計和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但當時危機在航空母艦未駛到台灣海峽時就已解除。
《科技新報》推測,解放軍實彈演習時有多種武器可供選擇,其中包括東風-15C、東風-16 中程彈道導彈或長劍-10 巡航導彈等。
報道指,東風-15C的射程達700公里,比起原版增加100公里,除了慣性導引外,還增加了終端控制和衛星導引,命中精度由原版300至600米,大幅縮至5至15米內,性能大幅提升。
東風-16中程彈道導彈於2014年開始服役,目標是取代舊型版本的東風-15和東風-11等導彈,最大射程範圍在1200至1500公里之間,目前大部分配置在南部戰區,射程範圍覆蓋日本沖繩、菲律賓和南海爭議島嶼地區。
除此之外,長劍-10巡航導彈亦是解放軍有可能使用的武器。長劍-10巡航導彈研製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裝備解放軍海軍岸艦導彈部隊、在可能的台海危機中實施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的作用,一度命名為東海-10,後轉而以中遠程對地精確打擊為發展方向,最終改名為長劍-10。
長劍-10巡航導彈於2006年開始服役,最大射程範圍在1500至2500公里之內,由WS-2400豎立式運輸發射車搭載,亦可由052D 或 055 型飛彈驅逐艦等載具發射。長劍-10A是在長劍-10陸基巡航導彈基礎上發展出的陸基機動發射巡航導彈;長劍-20則是長劍-10的空射型,裝備於解放軍空軍,可由轟-6轟炸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