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 陸學者:「台灣辦事處」動搖兩國關係
立陶宛近來與台灣互動熱絡,允許蔡英文政府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惡化與北京的關係。大陸外交部8月10日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對此,有大陸學者認為,立陶宛不斷在台灣問題上挑釁,已經直接影響到兩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若立陶宛繼續一意孤行,中方反制恐怕會向其他領域擴散。
綜合《澎湃新聞》等內媒報道,8月10日,中國大陸外交部宣布,近一段時間,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覆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此舉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我們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決定,採取切實措施,消除惡劣影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今年5月,立陶宛在退出中國中東歐「17+1」合作後,在雙邊關係上有不少動作,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不斷挑釁,已經直接影響到兩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
報道稱,召回中國駐外大使在中國對外關係史上並不多見,上一次還要追溯到1995年,當時因美國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中方召回了時任駐美大使李道豫。
崔洪建指出,在對外關係中召回大使,客觀上會對兩國間的正常交往造成影響,立陶宛在中國核心利益上挑釁中國,才使得中國做出如此選擇。不過到目前為止,召回大使仍然表明雙方還是希望將問題限制在一個可以管控的程度,控制在外交領域而不向其他領域擴散,接下來就要看立陶宛方面是否會繼續一意孤行,這要取決於立方是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據悉,7月20日,立陶宛允許蔡英文政府在當地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Lithuania);8月7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曼塔斯·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nas)甚至表示,「立陶宛將在國際義務範圍內,運用一切方法幫助台灣,希望他國能看到立陶宛的例子,支持台灣不用害怕。」
至於此事是否會影響整體中歐關係,崔洪建認為,立陶宛是歐盟國家,歐盟一貫強調所謂外交一致性,但歐盟在此事上可能會出現分化。一方面,部分國家可能會對立陶宛表達某種支持,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則不認同在涉台問題上採用立陶宛的方式,因此短期內歐盟不會就此事形成一個統一立場。
他說,「如果立陶宛繼續挑戰中國核心利益,歐盟會面臨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會暴露出歐盟內部處理對華關係時的差異性,同時歐盟又會想盡力體現出它們的一致性,二者如何平衡會是擺在歐盟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