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防空導彈密度全球第2? 「刺蝟島」多舊貨恐名不符實
台軍的防空導彈,密度號稱全球第二,僅次於以色列。每每談及此處,就有幾許台灣軍迷沾沾自喜又躊躇滿志。而所謂「台灣刺蝟島」的戰略圖像,就包含了台灣整島佈滿防空導彈、可以給予解放軍戰機迎頭痛擊的想象,此種想象是否在真實環境中為確實可行的戰術?值得探討。
事實上,這個號稱防空導彈密度全球第二、只輸給以色列的數字,是由諸多1960年代科技的鷹式(HAWK)中程防空導彈填塞而來,此種導彈雖然以色列在20世紀末期還在使用,但是該國歷經一連串升級改良,後來依舊因為無法適應21世紀的數位戰場與匿蹤戰機環境,而黯然下台。反觀台軍,數量龐大的鷹式導彈,服役至今未接受任何升級改良,就服役至今幾乎無法退役,一旦去除這批數量龐大的鷹式導彈,台軍的防空導彈密度,就急遽下降至令人無法置信的低落。
以目前台軍號稱可以「捍衞台灣東部空域」的天弓3型防空導彈,號稱為「台版薩德」(THAAD),可打機打彈,蔡英文多次赴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視察弓3導彈的研發工作,給予滿滿政治上的支持,台灣政治內宣也常拿弓3導彈的傲人成績,作為台軍的驕傲象徵。
而這個號稱能夠涵蓋台灣東部空域、面對廣闊太平洋的天弓3型防空導彈,實際上目前服役的數量,僅23顆實彈而已。由於中科院為研發單位,產能一直拉拔不起,幾乎是用手工方式生產導彈,技術複雜的天弓3型防空導彈,在生產線上就遇到瓶頸,故數量稀少,根本無法涵蓋台灣東部空域。多半工作,還是得依賴1960年代技術的鷹式導彈代工。
由於天弓3型導彈號稱能夠反導彈,是台灣自制反導彈系統的驕傲,故其技術更是高大上,必須採購眾多美製關鍵零組件使用,囿於關鍵零組件進口難度頗高,且某些零組件已經落伍,有消失性商源問題,故中科院無法如常生產天弓3型原型導彈,其產能不穩的問題無解,中科院遂以「強弓計畫」為名,推出各種天弓3型導彈的改良計畫,對外號稱為增加接戰距離、高度越來越高,事實上僅是因為產能不足、零組件斷炊,只能不斷藉着改良計畫,來回避產量不足的秘密硬傷。
目前台軍多半頂尖的防空導彈,皆部署於西部重要地區,尤其是美製的愛國者PAC-3型導彈,採購數目高達500枚左右,是台軍政軍經中心和各大重要機場、基地的防空反導彈攔截主力。而具備有不錯反導彈能力、專注於對付戰機的愛國者PAC-2+ GEM型導彈,也有高達200多枚左右,足以擔負台灣西部重鎮的防空任務。
近期台灣又耗資240億台幣,採購約60枚的愛國者PAC-3 MSE強化構型增程導彈,將於2025至2026年服役成軍,這也説明了中科院的強弓計畫,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