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全球產業秩序 台學者:摧毀「紅色供應鏈」不容易

撰文:譚英瑛
出版:更新: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全球經濟,一段時間內的世界經濟衰退或可預期。實際上,早先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便多有趁勢要讓自己的經濟與中國大陸「脱鈎」的意圖,不過,對於肺炎疫情過後的台灣經濟,能否將進一步擺脱「紅色供應鏈」,有台灣學者認為,中國於全球供應鏈所建立的關鍵位置已難以被打破,「要摧毀紅色供應鏈不容易」。學者亦指出,在生產基地不好找的情況下,期望外商因疫情而大量撤離中國大陸並不實際。

3月27日,台立法院舉辦「武漢肺炎後的產業秩序」座談會。談到全球為何難以「脱中」,台灣中央大學教授邱俊榮指出,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已經在當地建立起文官服務、基礎建設與具一定素質的人力資源,也因為如此,這也讓全球廠商不易在找到一個「離開中國後的生產基地」。

2月22日,上海一台資企業,工人在生產車間工作。(中新社)

即便受到2019年美中貿易戰重挫,但在大陸的台商僅有不到20%想要離開中國大陸,「其實比例是很小的」,「說實話,要摧毀紅色供應鏈不容易」。邱俊榮更打趣說,假使中國供應鏈遭瓦解,那最後離開者一定是台商,「因為台商對於那環境太熟悉了」,也使他們很難離開中國大陸。

與會台媒《今周刊》社長梁永煌則指出,民進黨曾在1998年進行一場「中國政策大辯論」,經過一番討論後,得出「強本西進」的結論,隨着民進黨2000年首度取得執政,該黨也將原先前總統李登輝主張「戒急用忍」更為「強本西進」,不過以台灣近20年的經濟發展來看,台灣應該是「有(做到)西進,但沒有強本」,這也形成台灣最大的經濟困境。

隨着疫情擴散全球,對世界經濟造成極大的影響,立委也紛紛召開座談會討論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譚英瑛/多維新聞)

除了談全球是否有望在後新冠肺炎時代擺脱「中國供應鏈」,此外與會來賓也多提到對民進黨政府紓困金額及其模式的看法。基於肺炎讓多數台人自主地減少出門消費,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新議程研究室主持人周奕成認為,台灣政府還不用急着搬出「振興抵用券」,畢竟目前還不是政府振興民間經濟的時候,而是先要保護「經濟連帶」讓最多數的企業撐過疫情,以避免公司垮掉衍生大量員工遭到解僱。

邱臣遠說,台政府應該要有一位「經濟專業的陳時中」 來針對疫情衍生的產業衝擊進行「超前部署」,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假使疫情持續下去,台灣恐將損失新台幣一兆元,若疫情長達18個月,台政府可能要準備好幾套劇本來因應疫情衝擊,甚至政府應在此時啟動「經濟的漢光演習」,針對台灣各大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以避免台灣將面對的產業外逃與資金斷鏈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