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美眾院通過《台北法案》 台灣還需要多少安慰劑?
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當地時間周三(4日)以415票對0票,全票通過《台北法案》(TAIPEI Act),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國會藉此持續向世界傳達「美國與台灣同在」訊息及對自由、民主、開放的堅定支持。
遠在太平洋彼端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則於周四(5日)在總統府內,向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ty)致謝,「感謝美國以具體行動表達支持(台灣)」,莫健則說台美關係「共存共榮,休慼與共」。
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於美國肆虐之際,美國眾議院還沒忘通過《台北法案》,雖稱不上是「相濡以沫」,但絕對稱得上是「情誼堅定」。
不過,自從2018年年初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以加徵輸美鋼鐵、鋁製品關税揭開「中美貿易戰」序幕以來,來自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就沒少過,包括《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2019年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2020)等涉台法案,類似的場景就不斷上演。
整理這些由美國國會友台勢力發起的內容來看,不外乎有三個重點,包括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要求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要求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增進台美實質關係。
不過,持平的說,上述三大重點,特朗普政府做得比較好的只有「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或稱「賣武器給台灣」)這一項,畢竟,對「生意人」特朗普來說,這才是「台灣給得出的好處」,況且,眾所皆知,軍火商的支持對特朗普至為重要。
其餘兩項,不能說特朗普政府做得不夠,因為在「中美貿易戰」大架構,「台灣牌」是一定要打的,不過,對台灣來說,用「口惠而實不至」形容是絕不過分的,甚至回到《台北法案》本身來看,較諸先前通過的多個涉台法案,其「尺度」反而更加後退。
此次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的《台北法案》主要有兩大重點,一是敦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應與美國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美台雙邊經貿關係」;其次則是「支持台灣成為所有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
第一個要點是是台灣人的主要關切,美國聯邦參議院當初提出《台北法案》時,在法案內具體要求美國行政部門「應以簽訂經濟互惠、保護美國勞工、有利美國出口的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下簡稱FTA)為目標,與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商」。
鑑於台灣被排除在已生效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及即將完成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區域經濟整合的國際政治現實,對台灣來說,台美FTA才是《台北法案》內真正的「牛肉」,蔡英文政府更自2019年9月就開始宣傳「台美可望簽訂FTA」,甚至已做好不惜付出「開放美豬輸台」準備。
不過,眾議院通過的版本硬生生的將「美台FTA」從法案中移除,甚至比《台灣保證法》法案中要求美國行政部門重啟「台美投資架構協議」(TIFA)會談,「並以簽訂FTA為目標」的文字內容還要「退步」。
能否加入國際組織,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國際刑警組織(ICPO)是台灣人民的普遍關切。然而,WHO與ICAO是聯合國(UN)附屬國際組織,其加入門坎就是「主權國家」,ICPO雖然不是聯合國附屬組織,但早在1984年就曾有決議接納北京為「中國唯一代表」,台灣多次叩關申請成為「觀察員」,都被以「1984年決議」及「成員國內部事務」直接打回票。
換言之,《台北法案》中所謂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其實也是「口惠」,而且早已是美國國務院涉台事務官員的「標準話術」,在《台灣保證法》中也找得到同樣「保證」。
不過,雖然是「口惠」,卻不容否認這是美國國會對台灣表達的「善意」,就算是從對大陸的「敵意」出發,當做「安慰劑」吃還行,但就怕美國行政部門以《台北法案》中的「增強台美經貿」敲開「美豬輸台」的民意圍牆,台灣卻一無所得,「安慰劑」變成「糖衣毒藥」,那就不好了。
至於莫健說台美「共存共榮,休慼與共」,應該敬謝不敏,除了因為太過矯情、噁心,台灣應該知道,先有「美中關係」,然後才有「兩岸關係」及「美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