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台灣泛統派剩機會主義與失敗主義者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唯一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於12月29日舉行,兩岸關係不意外的仍是候選人彼此詰問的「必考題」之一。
相較於蔡英文延續2020年大選「抗中保台」、「捍衛民主」主軸,及韓國瑜直攻蔡英文的兩岸主張是「四騙」(騙台獨份子、騙中國共產黨、騙香港人及台灣人)的針鋒相對,被視為「陪考」的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的「路線/底線」論述以及並抨擊國民黨「買辦產業鏈」壟斷兩岸利益,反而更貼近目前台灣「泛統派」缺乏進取,只剩下失敗主義者與機會主義者的困境。
香港01台灣大選專頁
簡述一下宋楚瑜的兩岸關係「路線/底線」論述,他說「堅持自由民主的道路,遵守孫中山先生的民有民治民享的路線,我一向主張,天大地大人民最大,這個是路線」;「任何台灣現狀的改變,都必須要得到2,300萬人民以民主方式來共同決定」,這是「兩岸交往底線」。他於當地時間12月28日在網絡直播節目中抨擊國民黨的兩岸闗系已失去民眾信任,是因為有太多國民黨人到大陸「騙吃騙喝」、「丟經國先生的臉」,強調自己沒拿過「共產黨任何一毛錢」,辯論會後對於媒體詢問更加碼指出,可以去問「國台辦」有國民黨有哪些「買辦」。
宋楚瑜的「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以及批評國民黨「買辦產業鏈」,其實正是台灣「泛統派」目前存在的兩大類人,一類是隻想「偏安」大陸東隅,冀望以「兩岸制度不同」為託辭,躲進「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的「保護」之中,謀求一黨、一己之私在島內的利益,掩飾自身在兩岸關係中的不知進取、毫無作為,靜靜等待兩岸因為地緣格局、經濟量體差異懸殊產生的磁吸效應被融入而「終極統一」的「失敗主義」,當下的宋楚瑜以及昔時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的馬英九都是屬於這一類人。
另一種就是被宋楚瑜稱為之到大陸「騙吃騙喝」,以國民黨人及親近國民黨人士為大宗的這群人,打着「支持九二共識」旗號,到大陸各地考察「惠台措施」,尋求在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縫隙中尋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利己主義者」,或者稱之為「機會主義者」,只求「自身發大財」,口口聲聲兩岸要和平發展、互惠共贏,卻往往無法及於一般大眾,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國民黨內這一類人所在多有,全民不但沒有共享「和平紅利」,反而看成國民黨「出賣台灣」,才終有「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及「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讓國民黨在2014年、2016年選舉的一敗塗地。
不過,必須得說,論「領導人」的承擔,今時的宋楚瑜反倒不如2012年及2016年時的宋楚瑜。2012年的宋楚瑜還敢說「目前處在國家統一之前狀態」,再說「維持現狀是法律明文規定,未來尊重台灣人民決定」;2016年時宋楚瑜更敢承諾當選後會維持「馬習會」前例,持續與北京對話。
台灣的「泛統派」當然有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新黨主席鬱慕明及孫文學校創辦人張亞中等面對習近平「兩岸共謀統一」倡議時,敢勇於提出自身「台灣方案」的進取者。不過,在渴望「偏安現狀」仍是台灣主流民意情形下,畢意只能淪為「曲高和寡」。
以宋楚瑜為例,歷經多次選舉的「淬鍊」,卻從主張「兩岸處於國家統一」的「敢言者」,退縮成躲在「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的保護盾之後,只求迎合民意,忘了「領導人責任」的「失敗主義者」,而國民黨只想着要「下架蔡英文」,明知北京的「九二共識」已經變了模樣,卻同樣囿於選舉,無法提出進取主張與北京對弈。
台灣人民應該深思,當「泛統派」政治人物都不再敢言統一,只想「爭一時」短線操作, 說真的,「兩岸統一」或許會比想象中來得快,因為政治人物「只想偏安」、「謀求私利」的硬傷,影響比想象中來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