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逝世】曾任台灣最高文武官 晚年成「反獨大將」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今日(30日)下午,台灣前行政院長、參謀總長郝柏村,因中風引發器官衰竭,於內湖三軍總醫院逝世,享壽101歲。
郝柏村生前曾任台灣最高文武官。其在時任總統李登輝的分化下,由掌握軍務實權的參謀總長「升任」國防部長 ,又獲提名出任行政院長,之後卻受李登輝和民進黨的雙重排擠,被迫辭職。晚年的郝柏村則成為「反獨大將」,投書反對「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等論調。

郝柏村由基層炮兵出身,後扶搖直上,曾任台灣最高文武官。(資料圖片)

1988年,李登輝繼任台灣總統,為穩定局勢、分化國民黨,並逐漸減少郝之軍事影響,遂先於1989年升​​任郝為國防部長 ,後又為了使在國民黨黨部內有很大影響力的行政院長李煥去職,故於1990年提名郝為行政院長,其時稱為「李郝體制」。

然而其時亦引起部份媒體對其軍人身份的撻伐,例如《首都早報》即以頭版《幹!反對軍人組閣》為題,作家苦苓(王裕仁)也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為由,宣布「停筆七七四十九天」。1990年5月19日,民進黨甚至發起「反軍人干政大遊行」,但國民黨則以美國艾森豪威爾的例子反駁,認為郝柏村組閣是軍人從政,而非軍人干政。雖然郝為了接行政院長放棄一級上將的終身頭銜,卻仍被民主進步黨認為係軍人干政,發起遊行反對。

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陳水扁也曾在質詢郝柏村時當場掀桌子抗議,還向他丟紙條而被架走。除了被民進黨立委在統獨問題上圍攻以外,李登輝在立法院內的代言人——集思會的立委雖然同為國民黨籍,卻經常與郝柏村對抗。替郝護航的,只有軍系立委及新黨的前身「新國民黨連線」的立委等人。

郝柏村軍人出身,其時出任文官最高首長行政院院長引起部份媒體大力反對,例如《首都早報》即以斗大頭版《幹!反對軍人組閣》為題,對郝柏村組閣大力撻伐。

召國防部長開會被譏召開「軍事會議」

由於李登輝與郝柏村對兩岸關係與政策的看法不同,有時郝會利用行政院長的副署權與李交涉,例如蔣仲苓升一級上將案。由於蔣仲苓已屆退役年齡,而李企圖以升蔣氏為一級上將加以留用,但郝柏村等人以蔣經國生前的制度來反對。

蔣經國生前定下的制度,凡升一級上將者,必須曾任參謀總長或有重大戰功,但蔣仲苓沒有以上條件,連蔣經國自己也因為沒有以上條件而拒升一級上將。結果,李登輝不再勉強升蔣氏為一級上將。郝柏村約同國防部長召開軍事匯報,本來行政院長召國防部長開會是合法的,卻被民進黨立委譏為召開軍事會議,企圖奪去總統的軍事統帥權。引來民進黨的大打抨擊。當時擔任民進黨立委的葉菊蘭被問及其指控郝柏村召開軍事會議企圖政變的消息來源時,甚至表示是其先夫「鄭南榕託夢」告知。

對於輿論的指責,郝柏村向總統府聯絡,希望向李登輝親自解釋,但卻得不到回應。郝柏村曾自辯道,自己只有軍事方面較專業,參與會議貢獻點意見「有何不可」,又說這些都屬於軍政範圍。

郝柏村於1981年12月由蔣經國晉任一級上將,並調升國防部參謀總長,在職八年。參謀總長原來兩年一任,因種種特殊情況一再延任,成為歷任在職最久的參謀總長。

被李登輝迫令辭職 退黨參加總統大選

1992年台灣立法院改選,國民黨重大挫敗。之後,李登輝以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為名迫郝柏村辭職,但郝柏村堅持要在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到1993年國民大會閉幕時,民進黨代表與一些國民黨代表要求郝柏村下台,郝柏村不甘受辱,在高呼「中華民國萬歲,消滅台獨」後宣布辭職。

1993年8月在國民黨黨代表大會中,郝柏村被推舉為國民黨副主席,與副總統李元簇、司法院長林洋港、新任的行政院長連戰並列。1996年退出國民黨,並作為副手與林洋港一同參加總統大選,獲得約160萬票,在四組參選人中列第三位。2005年2月6日國民黨主動恢復其黨籍,並聘任為中央評議委員會(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郝柏村(中排左五)擔任炮兵連長時與全連官兵攝於印度。

刊文批教科書暗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晚年的郝柏村號稱台灣的「反獨大將」。1993年2月,受李登輝和民進黨的雙重排擠,郝柏村被迫辭任行政院長;因堅決反對「兩國論」,郝柏村被台灣輿論稱為反獨大將。陳水扁上台後,他婉拒總統府資政一職,要求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因而遭到陳水扁記恨。

2012年02月21日,郝柏村投書《聯合報》,指出台灣康軒出版的課本存在各種問題,​​比如他質疑作者偷渡「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之意。他指出,教育、經濟與國防,是立國的三個支柱,缺一不可;立國精神的傳承,是國家生存發展的首要課題,故教育乃立國的最根本,歷史教育的主旨即在於此。所以,欲亡人國者,必先亡其史。他說,又說自己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教育學者,倉促閱讀一些中學的史地課本,結論是:一、「失去了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模糊了中華民國的國家目標」。二、暗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中華民國不是中國」,「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誤導了「中華民國國民」​​的國家認同。

台灣教育部對此認真看待,還訂出原則,例如要求修改台灣史的歷史定位,藉此納進中國史範疇,又要求凡提及大陸地區時,不應簡稱中國,應改稱中國大陸、大陸。此外,不應該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凡提及台灣地位時,應明確說明台灣屬於中國的事實,並闡明此事實從1945年起國際間無任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