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灣有事 美日聯合軍演計劃啟動 菲律賓助力防線擴大

防台灣有事 美日聯合軍演計劃啟動 菲律賓助力防線擴大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與日本正積極推動聯合軍事計劃,針對台灣可能爆發的緊急狀況進行備戰。消息人士透露,計劃將於下月完成,核心內容包括在日本南西諸島與菲律賓部署飛彈部隊,以應對中國在區域內的軍事壓力。

據報道,美國陸戰隊濱海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將駐紮在鹿兒島縣與沖繩縣的南西諸島,該部隊配備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及其他精密武器。同時,負責太空、網絡與電磁波作戰的美軍部隊將部署於菲律賓,雙方強化協作,共同應對台海及周邊地區的軍事威脅。

此外,日本自衛隊將為美軍濱海團提供重要後勤支持,包括燃料與彈藥供應。去年2月,美國與菲律賓已同意將美軍駐菲基地從五座增加至九座,這些基地預計在台灣局勢升級時發揮關鍵作用。今年7月,日本與菲律賓亦簽署雙邊防衛協議,深化聯合軍演與安保合作,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

美國、日本與菲律賓政府目前尚未對此事發表正式回應。

中國041型新潛艦或配高超音速導彈 針對菲律賓美製Typhon系統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艦船知識》雜誌報道,武漢在建的一款新型攻擊潛艦,可能針對美國在菲律賓部署的「提豐」(Typhon)陸基導彈系統。報道指出,這款潛艦最早在去年中經衛星圖像發現,當時出現在湖北武漢的船廠。外界普遍認為,該潛艦屬於041型周級潛艦。

綜合《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等媒體報道,儘管中國官方尚未證實這款潛艦的存在,但《艦船知識》雜誌已提供了關於其設計與戰略用途的詳細信息。

041型潛艦去年成為軍事關注焦點。此前曾有報道稱,2024年5月底或6月初,一艘周級潛艦在武昌造船廠進入艤裝階段時,停靠於長江沿岸,但發生沉沒事件。美國官員此前評估,041型潛艦採用混合推進系統,結合傳統與核動力技術。

中方不斷將核潛艦現代化,致力提升靜音和隱形性能,使它們愈來愈難偵測,圖為解放軍核潛艦的資料照。(新華社)

報道指,新型潛艦配備了一個小型核反應器,並搭載傳統柴電推進裝置,使其續航力提升,且部署更加靈活。與舊型號相比,這款潛艦整合多項先進技術,最大特色之一是配備垂直發射系統(VLS),可發射巡弋導彈與反艦彈道導彈。

傳統潛艦通常依賴魚雷管發射導彈,而垂直發射系統可顯著提升潛艦火力,使其能更快速地發射武器,增強戰術多樣性並減少交戰時的弱點。新型潛艦另一大特色為X型尾舵設計,旨在提升水下機動靈活性與作戰安全性,特別適用於深水環境。

報道介紹,該潛艦可能具備類似核動力潛艦的作戰能力,如發動飽和攻擊、遠程精準打擊陸基目標等,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美製「提豐」(Typhon)陸基導彈系統或成為其打擊目標之一。

美菲關係/美菲軍事合作:圖為菲律賓與美國軍官就2023年3月13日展開為期3週的「堅盾」(Salaknib)聯合軍演出席開幕禮。(Reuters)

《艦船知識》指出,新型潛艦能夠獨立行動,或以小型編隊方式作戰,可能對敵方帶來戰略壓力,促使對手因應難以預測的水下威脅而分散兵力,從而發揮「不對稱威懾」作用。該潛艦採用了「絕氣推進」(AIP)技術,減少對氧氣的需求,使其可長時間潛航,降低被偵測和追蹤的風險。

報道分析,南海可能成為該潛艦戰力的關鍵測試場,並指出,這艘新潛艦是北京更大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應對美軍在區域內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加強中國封鎖「第一島鏈」的能力。「第一島鏈」為關鍵戰略區域,從日本延伸至菲律賓。

報道亦提及,2024年4月美菲聯合軍演期間,美軍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提豐」導彈發射系統,可打擊中國、俄羅斯與北韓等目標。而新潛艦將搭載先進高超音速導彈,能在敵方防禦範圍外隱密發動攻擊。

此外,報道還指出,這款新型潛艦可能具備部署核彈頭的能力,以強化中國對抗美國區域軍事資產的能力。北京多次批評美軍在周邊活動,特別是菲律賓「提豐」系統的部署,並要求美方撤除該系統,指其為「戰略資產與攻擊性武器」。

另一方面,華府則持續強化威懾戰略,並考慮在全球各地進一步部署「提豐」導彈系統,以限制對手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行動。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