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應對賴清德就任 分析:「以在野包圍執政」模式成型
中國大陸近期加強與台灣在野的國民黨交流,並釋出陸客赴台可望解禁消息;國民黨也傳出研擬修改民進黨政府制訂的《反滲透法》。受訪學者分析,北京正逐步運用台灣朝小野大格局,「以在野包圍執政」模式,從民意機構架空未來的賴清德政府,單方推進對台進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與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北京會面時,首先拋出樂見大陸民眾多去台灣看一看。當時便有不少人認為,這是陸方將開放陸客赴台的重要信號。
接著,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4月27日在北京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會面時提出,習近平在「習馬二會」上的講話,為大陸進一步做好對台工作交流合作指明方向。
大陸官方隨後宣布,重啟福建居民到馬祖觀光、北京和上海等20個城市可在網上申辦補發赴台「入台證」,並恢復開放台灣文旦柚進口等。
種種跡象顯示,陸方正藉由與國民黨人士的互動,拋出緩和對台政策,測試即將上任的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團隊反應。台灣有部分輿論認為,民進黨應把握轉機與陸方重啟對話。
2015年「習馬會」幕後推手之一的台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4月29日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就形容,大陸對台政策變了,近期應是兩岸對話最好時刻。他呼籲民進黨不要被過去綁住,應著手處理「台獨黨綱」等意識型態問題,恢復兩岸對話。
但他認為,賴清德陣營會先從防守角度去評估,研究對岸傳遞給馬英九、國民黨立委的信息,同時評估美國大選變數。趙春山預期民進黨在新任政府就職前不會做出積極回應,未來賴清德政府兩岸政策也將是「以守待攻」。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則說,北京藉由交流凸顯國民黨仍具有兩岸治理能力,但大陸不直接與執政的民進黨對話,難以爭取台灣內部普遍民意共識。
他研判,賴清德政府若能做到不否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不公開否定九二共識,或許有機會恢復兩岸間事務性對話。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則認為,北京有意藉由這兩場交流,測試賴清德的反應,並會將重點放在觀察5月20日的就職演說,是否釋出相呼應信號,後續是否提出實際政策等。
然而,對於陸方拋出重啟福建居民到馬祖觀光、恢復開放台灣文旦柚進口等舉措,台灣官方現階段反應顯得保守,且透露觀望態度。
台灣政府的大陸委員會回應稱,陸方以附加條件的方式,回應台灣全面恢復兩岸觀光客組團雙向交流等建議,既不符合對等開放原則,也非觀光旅運常態,後續待陸委會和交通部等部門進一步釐清再作決定。
李大中研判,這是因為當前仍是蔡英文主政,具體措施可能要等賴清德上任後才會更加明朗,「兩岸雙方都一步步審慎觀察對手的一言一行」。
不過,同樣令台北感到不安的,還有北京未停止「硬的一手」。
就在傅崐萁一行返台隔天,陸方4月29日再度通報海警船到金門附近海域進行執法巡查。這次陸方還公布影片,揭露大陸海警喊話警告台灣海巡船隻,要求「規範航行,否則後果由你船承擔」,頗具施壓意味。
另外,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也向台媒證實,馬英九返台後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會面,兩人針對應修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交換意見,均認同讓相關條文更嚴謹,避免淪為民進黨政府的操弄工具,扼殺台灣民眾赴陸交流的權益。
蕭旭岑並指朱立倫現場提出要交辦智庫研擬修法。
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為蔡英文政府任內修訂、防範大陸對台滲透的主要法令,而如今國民黨在立法院佔有人數優勢,若與民眾黨聯手,便能順利修改民進黨過去八年完全執政時建構的「抗中」法律結構。
與綠營關係密切的台灣兩岸政策協會學者王智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北京運用與台灣在野陣營的交流,單方面釋出對台政策,架空民進黨執政權,鞏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的論述。
他推斷,陸方會藉由這種「以在野包圍執政」的模式,遊說台灣在野陣營推出對北京有利的相關法案,在法律層次改變過去民進黨政府八年所建立起來的國安防衛體系。 「就算沒有辦法真的突破,對於台灣社會內部的消耗跟分化也會達到某種效果」。
王智盛坦言,在朝小野大局面下,賴清德團隊在兩岸競合過程中處於被動姿態。
因此他建議,賴清德團隊面對北京應該要更有彈性,思考交流和對抗並非零和的狀況。 若能以維持兩岸和平的角度,主動拋出交流政策,既能釋出善意,也能拿回在兩岸議題的主動權。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