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星專訪|細數任內行山政策 山徑撤桶移風易俗 加水站受歡迎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由讀書到當建築師,到加入政府,直至近兩年從官場退下來,投身鄉郊保育工作,黃錦星幾乎一生也離不開山。
回顧10年環境局局長生涯,黃錦星推行過不少行山相關的政策,例如收起行山徑上的垃圾桶,實施易風移俗的「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他還提到增設郊野公園加水站也是一項德政,既推動走塑減廢,又幫到行山人士。

了解黃錦星的行山經歷:大學拍拖帶女友去山旯旮 行大東山迷路難忘一碗熱湯

黃錦星在紅花嶺上接受訪問,他大讚沙頭角海景色漂亮。(顏銘輝攝)

說到近10年對行山人士影響最大的政策,相信是「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計劃,完全改變香港郊野的風氣及習慣。好幾年前,當時任職環境局局長的黃錦星到港島行山,「行到某個好高嘅山頂,竟然有三色回收桶!點解要啲同事幫郊遊人士將留喺山頂嘅嘢拎落山?我哋就鼓勵同事去開展『自已垃圾自己帶走』。」他唸大學時曾到外國交流,對當地的行山徑上完全沒有垃圾桶留下深刻印象,他相信香港亦做得到。

2023年1月,越野跑手黃浩聰及黃錦星上山執垃圾,發現了一個被丟棄的營帳。(黃錦星Facebook)

去年報道:黃錦星黃浩聰上大帽山執垃圾 山系大嘥鬼留下恐怖垃圾堆

郊野公園由2015年起逐步減少行山徑上的垃圾桶,至2017年全面撤桶。黃錦星稱之為一項移風易俗的政策,感謝各環保及行山團體的支持。

香港山友慢慢適應這項新措施,但來自文化有差異的內地或外國的遊客又會否習慣?黃錦星認為在山上亂扔垃圾跟國籍無關,「我嘅體會有少少唔同,行開山嘅人普遍有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嘅文化,包括內地行山嘅朋友。有時見內地朋友嚟香港行山,佢哋都會揹住個垃圾袋,處理返自己嘅垃圾。」

有山友已經習慣帶走自己的垃圾。(資料圖片/顏銘輝攝)

「但係一啲住慣喺城市、少行山嘅人,包括喺疫情期間,(郊野公園)剩係得香港人,但大家發現郊野公園嘅垃圾仲多過平時,所以我覺得城市人、少去行山嘅人、同埋未接觸過Leave No Trace嘅人先係問題所在。」他認為各界要持續推廣無痕山林,教育市民及遊客,他說:「鍾意行山嘅,不論來自何方,Leave No Trace都係大家要學習嘅態度。」

了解更多:學做負責任行山客 上山前了解「無痕山林」七大原則

黃錦星表示要持續推廣無痕山林。(顏銘輝攝)

垃圾桶愈來愈少,但郊野公園的新設施就愈來愈多。漁護署在2017年委託顧問,研究提升郊野公園康樂及教育潛力。黃錦星說:「趁慶祝郊野公園40周年(2017年),我哋諗郊野公園係有好好嘅本質,但係咪要啲新思維?」他表示相關咨詢得到市民的正面反應,之後制定為政策方向。

當日一起行花嶺的,除黃錦星之外,還有鍾芯豫(左一)、李以強(中)及鄭茹蕙(右一)。(顏銘輝攝)

增設加水站 「行山朋友覺得係德政」

黃錦星說:「市民最大反應同最正面嘅,透過咨詢,確立郊野公園會以自然物料為本去修山徑,同埋增加加水站,以至營地預訂系統。我自己去行山,都會留意邊度有加水站,減碳走塑;行山朋友反應好正面,覺得呢樣係德政。」郊野公園由2019年起增設加水站,如今增至36座。

城門水塘設有加水站,歡迎行山人士自攜盛水的器皿。(顏銘輝攝)

自千島湖清景台在2019年啟用,大受歡迎,郊野公園愈來愈多特色景點及觀景台,例如在西貢東壩興建標尖台觀景台,又在大東山上建了兩個觀景位,而在西高山頂的觀景台更設有自助日期木牌。在標尖角、馬鞍坳等地,郊野公園還建了一些簡單的打卡木座,方便山友放手機上去自拍。

千島湖清景台的景色。(顏銘輝攝)

此外,郊野公園在城門水塘一處三面環水的半島山丘上興建享逸台,風光明媚。然而,亦有的景點不獲好評,例如龍脊上的木製龍爪,最終當局在壓力下拆除。

位於城門水塘的享逸台。(顏銘輝攝)

郊野公園增加景點,同時山友擔憂過多人工設施侵入郊野,其中在2021年的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部分作品誇張,惹人非議。本身是建築師的黃錦星亦有留意,他說:「當然大家見到有啲設計係誇張啲喎,但最後評審揀嘅係一個最能符合自然、使用自然物料嘅設計做咗冠軍。」

破邊洲對岸的花山岬角上,擬建觀景台位置。(顏銘輝攝)

了解2021年報道: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評審專訪 地理教授強調為安全而建

同樣在2021年,郊野公園在北潭涌、荔枝窩、薄扶林水塘及城門水塘共設4個LED電子屏幕,顯示天氣資訊,每個成本約23萬元。黃錦星表示自己未有「管到咁細」,但他鼓勵同事善用科技,他說:「郊野公園要保留生態環境景觀,保育為本,但喺個別地方都會鼓勵創新,值得大家思考同理解。我諗有關部門都會聽到各方意見,睇下點樣能夠優化佢。」

黃錦星卸任環境局局長兩年。(顏銘輝攝)

近年在香港行山,郊野公園設施以外,還有不少值得一遊的鄉郊景點,例如梅子林故事館及村內壁畫、荔枝窩的客家村落。黃錦星認為鄉郊保育資助計劃及鄉郊保育辦公室的成立,既保育到本地鄉村文化,亦提升行山人士的體驗。

了解相關行山路線:烏蛟騰行到梅子林賞壁畫學生態 蛤塘士多享用柴火午膳

位於新界東北的梅子林村。(顏銘輝攝)

黃錦星表示:「以前偏遠鄉郊啲村,例如荔枝窩、梅子林、谷埔呢啲村,係由佢自生自滅,但(保育鄉郊)係對生態、文化、傳統建築以至生態旅遊同低碳生活都係重要。」他還補充:「呢啲同郊野公園、我哋去行山係分唔到界線。」

黃錦星對自拍相當熟手。(顏銘輝攝)

擔任無止橋主席 推動鄉郊地區建設

由2012年出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至2022年卸任,他表示任內10年做過很多與郊野及行山相關的政策,包括將大浪西灣的「不包括土地」列入郊野公園範圍、達成沙螺洞的換地協議、規劃紅花嶺郊野公園、推動低碳本地遊。

離開局長之位兩年,他現在自稱是一位「斜槓族」,協助建築師學會籌辦「遊山遊學」的系列活動,擔任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大使,還有出任無止橋慈善基金主席,推動鄉郊地區建設,招募年輕人參加「村永續領袖班」。近幾個月,他不時到新界東北的荔枝窩、谷埔一帶工作。

黃錦星自稱現在是一位「斜槓族」。(顏銘輝攝)

黃錦星表示郊野公園及鄉郊文化都是香港的重要資源,鼓勵市民透過行山去深度探索、珍惜及保護。他說:「希望大家理解唔同年代行山都有唔同嘅重點,會有新思維。(呢項活動係)結合低碳同應對氣候變化,加上走塑減廢,更加好咁去欣賞低碳本地深度遊,珍惜我哋嘅生態、文化同鄉郊環境。」

卸任局長後,黃錦星近兩年有更多機會行山。(顏銘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