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專欄.燈走賽車|淺談2023十大規例變化——周冠宇炒車引發修訂

撰文:LightsOUT
出版:更新:

雖然F1在2022年已經歷重大的賽車規則變化,而今年F1賽車的規格與去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不變,但仍有一些較細微的技術及體育規例變化。
F1開季在即,筆者趁現在與大家了解2023賽季的規則變化。
(本文由賽車Youtuber組成的華語賽車資訊平台LightsOUT.cc提供,LightsOUT.cc會透過《燈走賽車》專欄,和大家分享各類的賽車資訊和分析)

變化1:咸美頓腰痛的後果——對付「海豚跳」的方針

「海豚跳」成為2022年F1賽季的一大話題,為針對此現象,F1在今年增設規例,針對戰車車身高度(Ride Height)和擴散器(Diffuser)尺寸的限制作調整。部份戰車去年出現「海豚跳」(Porpoising)現象,是由於去年起用的新規則講求地面效應(Ground Effect),造成的大量下壓力使戰車車底在最貼近地面時,空氣無法流過車底,這時地面效應失效令戰車無法「吸」在地上,導致戰車突然抬升;此時空氣重新流入車底、地面效應重新發揮作用產生下壓力,戰車又降低,不斷循環之下便出現「海豚跳」。

平治去年的戰車W13跳動問題嚴重,尤其在有超長直路的巴庫站更為明顯,今季新車W14又能否改善?(Getty Images)

因有車隊及車手投訴「海豚跳」引起的安全問題,F1於去年下半季推出一套針對底板 (Floor)的監測措施,這套規則於今年更具體,當中將有4大規則:將後輪前方的底板邊緣提高15毫米、提高擴散器底部高度10毫米、增加擴散器邊緣的剛性,以及增加一個探測器以監測戰車跳動的情況。 不過要留意的是,「海豚跳」是地面效應的副產品,新的規例暫時無法完全杜絕,而是監察和減輕問題。

變化2:周冠宇嚴重炒車引發的防滾架調整

在去年英國站起步時,周冠宇與佐治羅素碰撞後,戰車不斷翻滾、滑行並衝出賽道再撞欄翻側,畫面令人震驚,幸他最終無礙,但過程中,其愛快戰車的防滾架(Roll Hoop)竟然完全剝落,令戰車車頂完全貼地滑行,但這個裝置在戰車反轉時,理應起到極重要的保護作用,當時賽會立刻展開調查,最終決定調整防滾架的標準。

2023年技術規則規定,防滾架上需要加裝一個圓形的裝置,減低車手在戰車反轉時身體觸到地面的機會。新防滾架必須由耐磨物料製成,能承受15G的衝擊,並可同時承受施加在正面和背面的載荷。

變化3:應對大輪胎的副作用——加大倒後鏡

2022年的新規例之下,F1轉用了較大的18吋輪胎,且增設了覆蓋輪胎頂的小翼(Wheel Winglets),不少車手都曾投訴影響了他們觀看倒後鏡。為了改善車手的視野,2023年賽車的倒後鏡尺寸有所變化,鏡面寬度將從150毫米增至200毫米。

2023年F1戰車的倒後鏡面積將較去年大。(Getty Images)

變化4:衝刺賽倍增

從2021年起,F1每季舉辦三場於周六舉行的衝刺賽,而車迷、車手和車隊對此賽事的意見毀譽參半。今季衝刺賽的數目更會增加一倍至6場,分別於阿塞拜疆、奧地利、比利時、卡塔爾、美國(COTA)和巴西舉行。

2023年F1賽季,衝刺賽由3場增至6場。(Getty Images)

變化5:試行新排位賽規例

F1將於今年最多兩場分站試行「修訂版排位賽」(RQF),即在排位賽三個回合,分別要求戰車使用指定配方輪胎——Q1使用硬胎,Q2為中性胎,而Q3則用軟胎;而每位車手最多只能使用11套乾地胎(原制度為13套)、4套乾濕胎和3套濕地胎,試行過後,會再評估是否適合在未來的賽事正式起用。

變化6:新增第六套乾地輪胎——C0

除了在試行新版排位賽時會更改規則,今季F1將也會將乾地輪胎配方,由過往由最硬到最軟的C1至C5共五種,再加入第六種的「C0」。不過C0本身並非新配方,其實只是由2022年的C1改名而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配方的C1,以彌補較硬配方輪胎之間的性能差距,而C2至C5輪胎則維持不變。

F1輪胎供應商倍耐力在季前測試中提供的九款輪胎,除了六種乾地胎,尚有兩種濕地貼及一種試驗用輪胎:

變化7:去年罰格惹大混亂 賽會修例改字眼

2022的F1意大利站,足足有10名車手因更換動力單元(Power Unit)和變速箱等部件,而遭罰後退起步位置,並因此帶來混亂。衝刺賽後,賽會花費大量時間才成功計算出各車的起跑位置,不少車手在衝刺賽後都打趣道:「到底我會在什麼位置起跑呢?」

F1在規例中起用了更清晰的字眼:「已取得排位賽排名、而且被罰後退超過15位的車手,或被罰從尾位起步的車手,必定會排在其他取得排位賽排名的車手之後起跑;而這批車手的最終起步位置,則會再根據他們在排位賽的排名而定。」

變化8:試行提前啟用DRS

根據目前賽例,比賽展開或是重新起步後第三圈,戰車才能啟用DRS(Drag Reduction System,減阻系統),減低混亂和事故的機會,但由於戰車之間在比賽首兩圈的距離最接近,因此F1開始探討提早一圈,即在比賽、重新起步後的第二圈便能啟動DRS,從而增加超車的鏡頭。

F1將在今年的衝刺賽中就此做實驗,在起步、賽事重啟、或安全車結束後的第二圈就啟動DRS。至於其他有關DRS的規則,包括必須與前車保持1秒鐘距離、和DRS探測區域則維持不變。

F1將燃料溫度的下限提高,但同時會收緊對燃料密度的規限。(Getty Images)

變化9:提升冷卻燃料的彈性

去年的F1賽季,曾有戰車因燃料溫度未及時提升到規例中的下限,而幾乎未能離開車房或要直接由維修區起步。去年的溫度下限,是不得低於環境溫度10攝氏度以下,或低於20攝氏度,今年則修訂為不得低於環境溫度10攝氏度以下,或低於10攝氏度。

車隊為何會事先冷凍燃料?因為在同一容量下,溫度較低的燃料密度會較高,冷凍後,便可向戰車燃料箱注入同一容量但更大質量的燃料。賽會在放寬溫度限制後,同時也在另一邊廂施加限制,會將燃料密度的標準上限由0.25%降至0.15%,進一步限制車隊利用燃料獲得性能優勢的機會。

變化10:頭盔鏡頭、暖胎毯與螺絲

其他變化包括頭盔鏡頭 (Visor Cam) 正式成為標準配備,頭盔鏡頭去年出現後,令觀眾獲得妨如車手第一身的視覺,迴響相當正面,今年將會恆常使用。此外在動力單元、變速箱和底盤之間安裝的螺絲,今年起需要大於100kn的抗拉強度;至於引起許多爭議、在2024年取消使用暖胎毯的計劃,目前暫時未有定案是否實行,F1委員會將推遲到2023年7月再作決定。

更多賽車資訊,盡在:lightsout.cc

2023年度F1賽程(01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