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單車】獨家直擊香港隊昆明「集中營」(多圖)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我非常喜歡『呈貢』這個名字。呈貢、呈貢;成功、成功。」香港單車隊總教練沈金康的普通話,總帶着濃濃的上海口音。
早年已聽「單車仔」訴說在昆明訓練之苦,終於得到沈教練首肯,讓我北上採訪,一嘗沒有熱水洗澡的日子。
文:李思詠 圖:黃永俊

踏足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負責公路隊的李教練已等着我們。「這兒是斗南,一大個鮮花批發市場,又美麗,又便宜」,前往呈貢訓練基地,李教練特地給我們介紹,但一路上,鮮花沒一朵,倒是一輛輛泥頭車和盛載肥料的大貨車駛過,揚起滾滾沙塵。

從機場往基地,不消40分鐘。基地裏最著名的是馬場,不過裏面沒有馬,只見「靠實力戰勝對手、靠作風壓倒對手、靠絕技擊倒對手、靠智謀輕取對手」的簡體字標語,高懸看台。一個個披上港隊紅色戰衣的單車仔,在鋪了瀝青地的路上高速飛馳,他們總經過一個有趣角落,從前有人養雞養鴨,現在則種了蔬菜。

昆明呈貢訓練基地,總教練沈金康稱之為香港隊的集中營。(黃永俊攝)

「一圈,還有130圈」,轉職教練3年的黃金寶拿起秒錶,他沒有沈教練的嘹亮嗓子,沙啞的聲音奮力數圈。在1圈1公里的馬場裏,男隊這天共踩140個圈,屬中強度課。

同處呈貢訓練基地的尚有中國單車隊和競步隊、各支省隊及中華台北馬拉松選手蔣介文,因為昆明屬高原地帶,呈貢海拔1800多米,低氧環境最適宜練耐力。下午5時許,幾名港將的雙腿依然像機器般轉動,赫然發現同場訓練的選手不見了,原來大家都到飯堂去。這裏5點半起提供晚餐,港隊練到最後一刻,還得聽黃金寶教練檢討,然後匆匆趕到飯堂,與其他健兒「搶食」,黃金寶叮囑我和攝影師兩個外來人:「快點吃,不一會就什麼都沒有,一定要吃。」儘管食物質素不大理想,但進了基地後便不會外出,飯堂提供什麼都要吃,難怪其中一張桌子放了個寫上「香港」兩字的大膠箱,裏面全是隊員從香港帶來的調味料,總算為賣相和味道不甚討好的食物加點香港口味。

伸延閱讀:

【里約奧運.李慧詩】昆明生活 除了單車還是單車(有片)

【獨家圖輯】昆明直擊李慧詩魔鬼特訓:腿脹得快要爆炸 很痛很痛

馬場以前真的跑馬,後來荒廢了,總教練沈金康卻看中它1圈1公里,從此成為香港隊的主要訓練場地,後來更吸引其他項目省隊進駐。(黃永俊攝)
早上訓練完,單車仔還沒洗澡,就得匆匆趕到飯堂,與其他隊伍健兒「搶食」。(黃永俊攝)
「香港」大膠箱長駐飯堂這張桌子上,裏面全都是從香港帶來的調味料。(黃永俊攝)
飯堂提供的膳食,大都不對胃口,但基地健兒眾多,一旦遲了到飯堂,連吃到沒得吃,所以那個「香港」大膠箱的調味料,真的很重要。(黃永俊攝)
飯後,運動員自己動手清理廚餘,然後把碗筷交給洗碗工。(黃永俊攝)
洗碗工人就在飯堂門口清潔食具。看着那盤洗碗水,衛生與否,自行判斷。(黃永俊攝)

說馬場是呈貢的名勝,因為單車仔在這裏繞圈實在繞到怕。這兒從前確是馬匹用的,後來荒廢了,沈教練卻看中它的圈易計里數,長課和速度強課皆宜,而且馬場遠較外面公路安全(沈教練年輕時便因在公路訓練被貨車輾過,不幸切掉左小腿),後來命人重鋪瀝青地,從此成為單車仔的「噩夢」。「有的運動員練到崩潰,然後棄掉單車,躲到一旁的角落大哭。」沈教練一邊說,臉上卻是微微的笑容,這大概給「魔鬼教練」這外號下了定義。

1圈1公里的馬場是單車仔的噩夢,耐力課的話,一繞就二百多圈,有的選手繞到崩潰,棄車而逃,躲到一旁大哭。(黃永俊攝)
這天是男子公路隊的速度課,訓練前隊員先聽教練訓話,然後維持同一高速連續踩幾十圈。(黃永俊攝)

沒有熱水、經常停電和上網斷線是呈貢的特色。現在手機上網方便,倒能跟世界接軌,沒有熱水卻考起我和攝影師,特別是高原氣候多變,我們到埗當天明明藍天白雲,春意盎然,翌日忽然滂沱大雨,氣溫一下子跌6度,寒風刺骨。還好運動員那邊的宿舍尚有些微熱水,這天拯救我倆的是李慧詩與按摩師,但在香港食好住好的我,怎麼覺得按摩師房間的也是凍水?

運動員宿舍,香港隊居於二樓,就是中間那排房間。(黃永俊攝)
隊員經過一天訓練,晚上還得開會,聽總教練沈金康訓話。(黃永俊攝)
室內和室外溫差大,玻璃窗上是誰的手印?

基地翻新前,香港隊蝸居於舊宿舍那邊,現在則居於另一棟大樓,環境已較從前理想。有幸一探他們的住所,那是大樓二樓,走廊放滿單車和其他器材裝備,晚上卻連輪子轉動的聲音都沒有,寂靜一片,有的車手找按摩師紓緩肌肉疲勞,有的則挽着一桶髒衣去洗衫,李慧詩說,晚飯後她就像個家庭主婦,忙着洗衫晾衫掃地拖地。

香港隊從前蝸居於舊宿舍,上網是奢侈品;現在搬到新大樓,總算跟世界接軌了。(黃永俊攝)
適逢男子公路隊快到泰國比賽,正在收拾行李和裝備,走廊放滿器材。李慧詩則正往洗衫。(黃永俊攝)
宿舍沒有升降機,樓梯底卻放滿紙皮,天天不見有人清理。(黃永俊攝)

「昆明是我家,練車誇啦啦」,這句話我早年從單車仔口中聽過。說這裏是家,不因為溫暖,卻是一年365天,包括聖誕新年,都有港隊成員在此訓練,大家見隊友遠比見父母多。或許你說不出所有隊員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拿過什麼獎,但請記住他們身上的香港隊戰衣和腿上的疤痕,花樣年華的隊員,正在地球上的某個角落,在一條不知終點的路上默默努力着。

健身室旁的單車房,器材都是香港隊運過來的。(黃永俊攝)
香港隊的私家器材,恕不外借。(黃永俊攝)
訓練基地的路牌飽受風雨侵蝕。(黃永俊攝)
破爛的燈罩,多久沒維修了?(黃永俊攝)
這個公園就在馬場外,是前往訓練的必經之路,偏偏此處也是港隊的「娛樂場所」——娛樂就是,晚飯後,沒下雨的話,在這裏散步,談談訓練表現,直至沒事可聊,就研究大樹何時開花結果。(黃永俊攝)
離基地最近的超市,需要30分鐘路程,而且外出需向總教練沈金康申請。基地裏唯一的小賣部,成為運動員的「最強補給」。(黃永俊攝)
高原陽光猛烈,連毛公仔都要曬太陽。(黃永俊攝)
香港隊歷來有多少個「單車仔」?基地門口,可讓你們想「家」了?(黃永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