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攞個金啦,成日都系銀銀銅銅。」不理解體育的人,才會說出如此刺耳的話。今年夏天,除了8金18銀20銅共46面獎牌,香港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喜與悲,才是我們感激的、敬重的、懷緬的、珍惜的。如果你只知道李慧詩,如果你只知道獎牌運動員,不如更感恩香港有一班熱血的傻人,就算悲情、奮恨、茫然、迷失,都依然天天努力,為的就是戰衣上「香港」兩個字。攝影:鄭子峰、李澤彤、潘思維、楊宇翹、高詩琦、葉詩敏
振奮:港棒戰勝印尼和泰國,以第6名的史上佳績作結,他們揮灑汗水和青春,我們可曾珍惜香港棒球運動員?(潘思維攝) 氣勢:接力比賽的氣勢,就是靠隊友「嗌」過來,歐鎧淳的聲嘶力歇,沒比隊友閒着。(李澤彤攝) 亢奮:歐鎮銘從落後0:2反勝3:2殺入決賽,仰天長嘯。(潘思維攝) 成王:成王敗寇,體育競技就是如此殘酷和現實。(潘思維攝) 釋放:一面獎牌足以把體操留在精英項目,石偉雄成功了,挽救了……(鄭子峰攝) 王者:當不了王者,也要有王者之勢,否則勝利永遠不會來。(鄭子峰攝) 苦盡:姚錦成常哭,但這次是奮戰8年、苦盡甘來的眼淚。香港七欖挫日本奪歷史首金後,他說:「好激動……我終於奪得亞運金牌……一切也值得……」(楊宇翹攝) 甘來:武術袁家鎣與七欖姚錦成一樣,等了8年才迎來亞運獎牌,苦到盡頭,就是甘甜。(高詩琦攝) 茫然:由團體、混雙到單打,港乒主將黃鎮廷最後顆粒無收。賽後,只餘下空洞的眼神,周遭都很沉重,停頓了……(鄭子峰攝) 痛哭:連續3屆發生意外,沒人比刁小娟更了解「痛」的滋味。(葉詩敏攝) 迷惘:滿懷希望卻空手而回,方凱申頓時迷惘。(李澤彤攝) 錯失:賽場上,錯失了就是錯失了,周凱華一聲嘆息,再重新出發。(楊宇翹攝) 失落:楊文蔚首戰亞運僅跳出1.8米,以第5名作結,跪在跳高墊上的她不甘、失望、自責、難過。(李澤彤攝) 失落:走出傷患到重整備戰,準備一年,楊文蔚肩上的壓力,比誰都大。(李澤彤攝) 默契:你退我進、你攻我守,羽毛球雙打的默契,教人動容。(楊宇翹攝) 信念:不要問、只要信,競技場上,信念勝過一切。(李澤彤攝) 支持:教練永遠是運動員的最強後盾,贏一齊贏、輸一齊輸。(李澤彤攝) 力量:楊倩玉及逄瑤離鄉別井來港追夢,奪得女子麥迪遜銀牌,是手牽手的力量引領她們向世界前進。(李澤彤攝) 感激:崔浩然(右)因傷無法打團體賽,當隊友一舉殺入決賽,他感激同伴的努力。(李澤彤攝) 驚訝:當女子團體競速賽銀牌馬詠茹(右)知道沈教練贊她,她說:「不是吧,他常罵我,哈哈哈……」(高詩琦攝) 刺激:男子麥迪遜鬥到最後一刻才奪金,連張敬樂(左)和梁峻榮(右)也說,這是最刺激一仗。(李澤彤攝) 激情:港足小將來到亞運,從小組賽出線16強,對烏茲別克少踢一人仍敢於搶攻。他們為香港榮辱展現的拚搏、慶祝時的熱血,教人激動。(李澤彤攝) 狂喜:以潘幸慧(右)的彈跳力,難道可從100米短跑軓項?女子4X100米接力殺入決賽一刻,她與陳佩琦興奮莫名。(李澤彤攝) 敬重:比賽完了,惺惺相惜,呂麗瑤與韓國選手識英雄重英雄。(鄭子峰攝) 後盾:你衝鋒陷陣,我全力支援,團體賽的美麗,就是如此。(楊宇翹攝) 兄弟:香港手球隊開幕前就作賽,兄弟們團結一致要打好波。(李澤彤攝) 配角:運動員是主角,教練永遠只有配角的份兒。勝利一刻,別忘感謝背後默默耕耘的他和她。(高詩琦攝) 長勝:總教練沈金康與李慧詩相擁慶祝的畫面,大家都不陌生吧?(李澤彤攝) 威風:單車隊奪得3金4銀1銅,誰比總教練沈金康更威風?(李澤彤攝) 幸福:媽媽帶病來觀戰,女子壘球的梁芷茵擁着母親痛哭,這是幸福的眼淚。(潘思維攝) 等待:張敬樂和梁峻榮如願獲得場地單車麥迪遜賽金牌,到印尼觀戰的張媽媽,看到愛兒輝煌的一刻,她狂喜、歡呼、落淚。(李澤彤攝) 温馨:男子佩劍團體賽獲銅牌,林衍聰急忙在雅加達買99支玫瑰和戒指,頒獎後向相戀8年的女友Nicole求婚,擁有愛人和劍擊,就像擁有全世界。(高詩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