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姆(Dominic Thiem)打入法網決賽,除了創下個人職業生涯大滿貫最佳成績,亦是自1995年的梅士達(Thomas Muster)後,再有奧地利球手晉身決賽,令人期待。8歲起就跟奧地利著名教練比斯歷(Günter Bresnik)訓練的他,走到今日這一步,過程絕不輕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單手握拍打反手的一流球手,在現今網壇愈來愈少。身為其中之一的添姆,「單反」欠缺費達拿或加斯基特的優雅,但充滿力量,效用不下於狄米托夫或華雲卡。 添姆的「實用型單反」,並非一早培育,而是「後天改造」而成。在網球家庭成長的他,初時參加青年組賽事有好成績,但教練比斯歷看出其侷限,在他約12歲時建議他改打單反。 轉打單反的頭幾年,添姆幾乎每次參賽都是一、兩輪遊,遭同儕恥笑。因此,他在青年組賽事成績未算十分突出,亦未贏過大滿貫。 添姆16歲到美洲比賽時感染細菌,間歇性病發時全身疲倦,無法進行正常訓練或比賽,經過長達3年時間才找出問題根源,並徹底根治,繼續職業網球夢。 添姆習慣以重板擊球,情況在正手抽擊時更加明顯。部分人認為他沒有一套完善戰術,只一味靠重板抽擊,對其打法不甚欣賞。 為了令添姆練好體能,教練比斯歷曾安排他斬柴3小時,期間更沒收其手提電話,以確保他專心進行任務。 比斯歷教他打波之餘,也會教他做人。温馴正直的添姆,看到對手回球被錯判出界,定會主動指正,給對手應得的一分。 添姆本身性格內向,過去較少向他人展示情緒,對此教練比斯歷經常鼓勵他,希望助他養成如費達拿、佐高域等冠軍級球手出場時自動流露出的霸氣。 對手無論是頂尖名將抑或「不知名」球手,添姆都採取一貫非常積極進取的打法。順境時,他可以打出一記又一記的漂亮致勝球,狀態欠佳時卻會增添大量「無壓力犯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