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你體︱運動公社】車路士失利豈與干地無尤
如無意外,干地在球隊爭四無望後,會在今季離開車路士。干地落得這樣的結局,當然教許多車迷扼腕歎息。而且,車路士球會管理層沒有滿足干地的買人要求,令球隊在英超的激烈競爭裏失敗,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之不過,一味把種種失利歸咎於高層,和一味歸咎於干地本身,都是有失偏頗。
撰文︰高俊賢@運動公社
一、二月間的崩盤並非偶然
我們不妨先從車路士一、二月間的表現開始談論干地的問題。車路士在Big 6內戰的表現固然平庸(只在首循環對曼聯一戰取得勝利,其餘失分收場),但是對中下游份子的表現才是致命傷,尤其是一月至二月間的失分影響極大。由新年前僅以一分之微落後聯賽第二的曼聯(21戰42分),直至第26周的聯賽第四位(26戰得50分,與曼聯相距六分,僅領先第五位的熱刺一分),這段期間車路士對愛華頓、李斯特城死火(甚至被後者強攻大半場比賽),還有大比數敗於般尼茅夫、屈福特腳下,由場面到結果均令人失望。
這階段的車路士和上季相比,有以下三項變化:與大衛雷斯失和後,干地扶正基斯甸臣為後場核心。無論個人能力抑或戰術作用,後者遠不如他(無論身體對抗,中圈攔截抑或墮後補位);另一方面,在廢棄迪亞高哥斯達後,干地不曾善用巴舒亞伊和莫拉達,甚至在球隊體系欠控球基礎的情況下,以夏薩特主踢偽九號;以巴卡約高和簡迪組成的中場線,欠缺後上支援的能力。和雷斯失和、調教進攻失策、強扶基斯甸臣和巴卡約高,這三條觸動球隊中軸線的舉動,干地難辭其咎(當中巴卡約高就是干地點名要求球會收購的)。
而且,車路士球員體能的明顯滑落,在下半季尤為明顯。不只大衛雷斯,連法比加斯亦曾抱怨干地的訓練強度過高——在歐聯和聯賽雙線作戰下,球隊三日一戰,球員卻要天天訓練,沒有恢復體能的時間。早在去年十月,車路士曾爆發過球員傷患潮,這已經為後來的戰績下滑響起了警號。事實上,這個問題在上季,甚至在過往他任教的祖雲達斯也曾出現過。但是,干地可曾有所調整?
陣容建設的失誤
若說球隊板櫈不如其他競爭對手,巴舒艾伊和艾基本應是有用的棋子:前者的支點作用和撞牆配合,後者踢左閘、左中堅皆應付自如(除了身高,都比卡希爾強得多),都是緩解球隊套路單調的方案。奇怪的是,干地上季收回艾基後,不予他出場機會;巴舒艾伊在史丹福橋留效兩季以來,機會亦少得可憐。以上一切,豈不是干地的責任?
如果以買人不力為戰績下滑解畫,別忘記車路士高層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在去年夏天買到辛度和丹尼路,然後改以質素平庸的選擇(薩柏哥斯達、艾馬臣)補充板櫈。但是,以上轉會操作即便成功,都只是間接為球隊體系的問題解套,更談不上是干地本人失策的理由。
干地天天拿轉會說事,固然可以搏取部分球迷同情,但對高層、轉會的怨氣,充其量只是對外轉移視線,無助球隊改善表現、提振士氣,反倒成了摩連奴和傳媒的談資。在球員轉會範疇外的工作(用人、戰術佈置乃至訓練強度),才是干地的本職,如今卻是無足稱道(當然,干地該不該炒,卻可以再斟酌)。但如果車迷只是著眼於管理層的不作為,卻對干地的責任視而不見,這無疑是失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