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馬拉松帶來的平等

撰文:張碧尤
出版:更新:
跑友除了追求成績,也視跑步為個人成長的過程。(Getty Images)

每天早上在辦公室見到同事,你會說聲「早安」;朋友為你慶祝生日,你會先許願,再吹滅蛋糕上蠟燭的火焰;婚禮上新郎與新娘分別說出「我願意」,再互相交換婚戒,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儀式」(ritual),即是在特定空間依照特定程序進行的社會行為。滿月酒、婚禮、葬禮等象徵人生過渡到另一階段的儀式,名為「過渡儀式」(rite of passage),長跑比賽就是日常生活中另一種過渡儀式。

 

跑手準備長跑比賽,要經過「訓練─比賽─再訓練」的階段,這可視為過渡儀式的3個階段:前國限(preliminal)、國限(liminal)、後國限(postliminal)。人如果要進入國限階段,必先要經過前國限的磨練。一般跑手並不能貿貿然、單憑一腔熱誠參加長跑比賽。那是對體能要求很高的比賽,選手必須經過賽前的準備,包括長跑練習、每日定時作息,早睡早起、飲食均衡。這些事前準備對選手而言,不但單調乏味,還是對他們的體力、意志力嚴苛的考驗。只有流過汗水、淚水,才可以提升他們的個人能力,應付馬拉松比賽裏的漫漫長路。

不論貧富 只有「參賽者」身分

捱過賽前訓練,跑手正式進入國限階段,即是長跑比賽。儀式往往在特定的空間進行,在長跑比賽的例子中,比賽場地就是特定空間,參加比賽的選手,不論是國際大企業的CEO、普通體育教師、「師奶」,還是傷殘人士,都只有一個身分:參賽者,各人的身分是平等的,日常的社會等級在比賽時都不存在,各人比賽的名次並不是由他們本來的身分、等級、性別決定,平日的練習、當日的心理質素、體力的控制、天氣才是致勝關鍵。可見馬拉松比賽為選手創造了自我實現、公平公正、甚至超越自我的機會。

 

完成比賽後,選手由國限階段進入後國限階段,社會地位、扮演的角色、社會期望都隨之改變。參賽者完成比賽後,由平等的特定空間返回社會,馬拉松比賽是選手榮譽得失的過程,成王敗寇,勝利者得到的不單是獎金,更是榮譽和地位。而失敗者亦可透過比賽,反思自己的跑姿、技巧、賽前準備、心理質素等關鍵不足的地方,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條件,再接再厲,令自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