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人物誌.覃海洋|中國新蛙王淡然之道 平實心態衝上世界之巔

撰文:趙子晉 吳慕兒
出版:更新:

中國歷來只有兩位男泳手曾贏得奧運金牌,第一位是生涯高開低走,在禁藥醜聞中黯然退場的孫楊,第二位是東京奧運200米混合泳冠軍汪順,「中國蛙王」覃海洋被看好能在2024巴黎奧運成為第三位。
原本在上屆東京奧運已很大機會上頒獎台,卻因犯下低級失誤被取消資格,覃海洋汲取教訓後愈戰愈強,不單是200米蛙泳世界紀錄保持者,也是挑戰比迪100米蛙泳王者地位的最強挑戰者。難得的是他無論在順境逆境皆能保持平常心,中國23位泳手近月被爆出東京奧運前藥檢不合格仍獲放行參賽的風波下,今屆奧運壓力肯定更大,他簡單一句:「讓實力打破一切質疑」,還是一貫沉實自信。

覃海洋2023年在福岡游泳世錦賽大放異彩。(Getty Images)

覃海洋200蛙破世界紀錄封王 中國蛙王橫掃4面金牌|游泳世錦賽

2017年兩破全國紀錄一鳴驚人

覃海洋5歲半時習泳,2014年加入上海海軍游泳隊,跟隨曾經執教過寧澤濤的名師葉瑾。在她眼中的覃海洋,並非像去年世錦賽以破世界紀錄贏得200米金牌後激昂地拍打水面、振臂高呼般激昂,「他(覃海洋)看似慢條斯理,但內心十分堅定,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年紀輕輕已有這種性格,實屬少見。」不論是生涯的起起跌跌,覃海洋也是一貫淡然面對。

2017年4月,當時剛滿18歲的覃海洋,在全國游泳冠軍賽力挫熱門閆子貝奪冠,以2分08.71秒打破全國及世界青年紀錄,一鳴驚人。其後在9月的天津全運會再下一城,以2分07.35秒再刷新兩項紀錄,成為中國泳壇的一顆耀眼新星。

覃海洋在2018年繼續強勢,先在雅加達亞運的男子200米蛙泳摘銅,首奪大賽獎牌,其後在年底的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在同一項目摘銀,2019年的世界軍人運動會繼續有好表現,向着東京奧運進發。

覃海洋在2018雅加達亞運會的男子200米蛙泳摘銅,是他首個大賽獎牌。(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東京奧運被DQ 「成長道路上的一次磨練」

東京奧運因疫情而延後一年,覃海洋如常代表中國隊出戰強項200蛙,初賽游出2分08.48秒,總成績排第4位,晉級理應不是問題,但在官方成績卻顯示他被取消資格,事關他轉池時接了一次自由式腳,從而犯規,中國隊上訴無果,粉碎了覃海洋的奧運獎牌夢。

覃海洋被取消資格後,一開始都呆了,竟然在最重要的奧運會犯下失誤,但他沒有被失敗擊倒,而是第一時間問清楚「DQ」的原因,其後與教練葉瑾透過翻查重播,專注改善動作,務求不再重複犯錯,在全運會前3星期糾正動作。在比賽前突然改動作,對泳手來說風險甚大,因為成績有機會直線下降。覃海洋在全運會100米蛙泳,以新動作游出銅牌。

「在東京奧運犯規,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次磨練,讓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專注技術,要精益求精,今天我證明了自己,蛙泳我還是可以的。」

覃海洋在東京奧運犯規被DQ,但他沒有因此而沉淪。(路透社)

換帥再登高峰 「金牌只能是掛着看的」

東京奧運後,覃海洋與恩師分道揚鑣,在上海隊改隨崔登榮教練,他曾經為張雨霏制定「金牌計劃」,在東京奧運贏得2金2銀的佳績。崔教練團隊除了專注提升覃海洋每次划水的力量及速度,加上以不同的方式激勵運動員士氣,保持泳手的心理健康,令覃海洋的成績節節上升。

覃海洋對2023年長池世錦賽充滿信心,賽前已豪言:「我希望打破世界紀錄,在福岡爭取包攬蛙泳金牌,我知道這是前無古人,但我真的有信心,也有心理準備去拚。」

覃海洋激動地拍打水面慶祝。(Getty Images)

覃海洋說到做到,連贏男子50米﹑100米及200米蛙泳金牌,成為史上第一人之餘,同時實現自己的預言——以2分05.48秒打破200米蛙泳的世界紀錄,奠定「新蛙王」的地位。

成為史上第一人,他依然淡然面對,沒有因歷史佳績而有壓力,「拿到金牌之後就是過去式了。金牌只能是掛着看的,不能戴在自己身上,戴在身上就會有包袱。我還是始終會把每一次比賽都當作全新的挑戰。」

「金牌只能是掛着看的」,覃海洋的目標是奧運金牌。(Getty Images)

2023年世錦賽歷史性包辦蛙泳三金兼打破世界紀錄的一鳴驚人表現,覃海洋自然與「世界蛙王」一詞拉上關係,他謙虛表示:「現在(叫我世界蛙王)有點早,奧運會才是我的終極目標。」

100米蛙泳世界紀錄由英國蛙王比迪(Adam Peaty)保持,覃海洋是項目歷來第二快的泳手,這面金牌之戰同時是當今兩大蛙王對決。比迪在抑鬱症困擾下重生,原本狀態正勇的覃海洋早前受膝傷所困影響備戰,此消彼長下二人實力看來難分高下。覃海洋在傷患下連最擅長的200蛙今年最佳成績甚至不入全球十大,幸好他依然保持一貫強大心態。

無論是東京奧運的失誤,或是世錦賽的三金,覃海洋同樣是不慍不火,繼續精益求精,
心態往往決定境界,不論是成功,還是挫敗,他依然是一貫的平淡,這就是覃海洋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