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你》導演.專訪】80後許宏宇10年電影路 大恩人是陳可辛
許宏宇由《投名狀》開始正式加入剪接師行列,打後的作品包括《十月圍城》、《建國大業》、《趙氏孤兒》、《建黨偉業》等全是大片,曾被香港金像獎以及台灣的金馬獎提名,10年間一路順風順水,他笑說是好彩。「我不是天才,唯有每次在自己設定的limit中推進,開始時會好辛苦,但後來就會成了慣性……」而在這過程中,推他最大一把的是陳可辛。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許宏宇說剛入行時,做過陳德森的助理,07年因《投名狀》遇上陳可辛,那時他才20出頭:「Peter好openin mind,只要你做到就會服,不會因為死要面而拒絕用你的東西。到之後的《十月圍城》、《親愛的》已不用有太多的溝通。他拍的東西,不單是good take,而係所有,我都會睇一次,有時會在很奇怪的地方找出一個out take來用,大家已習慣了這種模式,他邊拍我邊剪,有時反而會inspire到他。」
對愛情片的執著
做過剪接師、副導演等崗位,許宏宇慢慢發現只有編劇、剪接才可以說故事,於是一直緊守剪接師的位置,直到陳可辛拿出《喜歡你》的劇本。「一直都好清楚自己想拍愛情片,但找不到適合的,《喜歡你》最吸引我是它講食物與愛情的關係,人會餓然而想吃東西,吃的時候很享受,就如像愛情一樣,遇上喜歡的人,想要跟對方更親近,拍拖時又會很幸福很享受,百般滋味。」但為什麼偏偏執著於愛情片種呢?許宏宇說希望第一部作品能與自己更加接近,也希望藉作品讓觀眾找回第一次接觸愛情的感覺。「電影與愛情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但有時因為工作而顧及不了愛情,遺憾之餘也想提醒一下自己。」
電影不能一人完成
身兼兩職,許宏宇笑著說《喜歡你》絕對是他由行至今最難搞的一部:「因為自己拍自己剪,很不客觀,精神分裂一樣。」隨住電影逐漸數碼化,素材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單靠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去處理,這時最需要的就是團隊。許宏宇的幕後團體約數十人,有80後也有90後,「同一件事,遇上不同年齡層會有不一樣的反應,這是一種品味,但或許他未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這時候我就負責補足。」許宏宇特別重視team work,除了是因為有感香港對電影業的培訓不足之外,也是因為受陳可辛影響。「他曾經說過如果拍的是獨立電影,點玩都沒所謂,但如果要傳遞訊息給觀眾,那一定要team work去進行。以前讀art,會以為自己好勁,太過自我反而做不出好的戲。」
場地提供:The Mira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