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敬軒演唱會技驚四座 大環表演者楊世豪:表演就是活著

撰文:彭嘉彬
出版:更新:

在剛過去的《張敬軒Hinsideout演唱會2018》當中,「水」的部份令觀眾們印象深刻。千鳥幸生的尺八、許褔維的馬頭琴、朱芸編的二胡,以及四度舞蹈劇場的現代舞固然精采,但當來自台灣的大環表演者楊世豪踏上台板,觀眾們屏息靜氣,等待整段表演串連起來的一刻。當他把肢體全交給大環時,場內掌聲雷動,紛紛在問:「他是誰?他是誰?」連張敬軒也在instagram寫道:「很多人問我他的IG,請Follow帥哥世豪。」
的確,台上藝術家、台下似Oppa,是我對世豪的第一個印象。但昨夜完成最後一場演出後,他仍帶著疲憊的身軀接受《香港01》的訪問,我才真正了解到,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藝術家。重新向大家介紹,楊世豪,25歲,來自台灣的大環表演者:「高中的時候,我跟其他人一樣是一個生活白癡。接觸表演後才開始明白什麼是活著。」
攝影:黃國立

楊世豪的大環演出在張敬軒演唱會中令人驚艷。 (黃國立攝)
+11

「大環」比起表演道具,更像靈魂伴侶

高中在台灣念美工科,跟表演藝術看似毫無關連,但楊世豪卻在高中開始接觸舞蹈。畢業後,由於家人希望他上公立大學,於是順理成章的考入了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更首度接觸舞台表演。在大學待了四年,楊世豪由最初表演「禮帽」項目,到畢業後接觸到「大環」項目。

楊世豪最原本愛上大環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帥呀!轉起來就是很帥。」對,在演唱會的表演部份,看見楊世豪與「大環」合拍的轉動,在離心力當中尋找平衡,的確很帥。再看下去,兩者形體動作時而婉然若水,又似是絕望中尋找希望,世豪與「大環」不再是表演者與道具,而是兩位舞者在台上相互溝通:「到了我接觸大環的後來,我覺得我跟它有一點關係。好像在轉的時候,有個人在跟我說:它有生命。我才意識到,如果我讓它更像活著的,我的內心告訴自己它就是我的夥伴,那會變成怎麼樣?如果你有用心去看的話,你會看到我們是在一起跳舞。」

比起表演道具,楊世豪認為大環更像他的另一位舞伴。 (黃國立攝)
楊世豪最初並不知道張敬軒是誰,但漸漸二人卻成為了網絡上的交心密友。 (資料圖片)

與張敬軒的相遇:「當初我以為他是小粉絲」

楊世豪與張敬軒的緣份,是從一條二千多萬點擊的網絡影片開始:「當初我以為他只是一個小粉絲。」一年前,世豪在粉絲專頁收到了張敬軒傳來的訊息,當中寫道:「我希望你有一天能來到香港。這裡需要像你這樣的藝術家,這城市需要藝術、需要能量。」與張敬軒的對話當中,世豪知道了他是玩鋼琴和竪琴的,也知道他是一個歌手:「最初我以為他是一個香港的小明星,然後像小粉絲般跟我說想我到哪裡去表演。那我跟他說好呀,有機會我也希望到香港表演。」後來看到張敬軒的instagram,發現他有三十幾萬粉絲,世豪就跟他說:「你在香港蠻有名氣的喔,比我的粉絲還要多,還可以。」

那時候他們就像是素未謀面,但無所不談的網友,世豪笑說:「後來聽我香港的朋友說,如果我在香港不知道張敬軒,就像在台灣不知道五月天。我朋友當時還跟我說:你去死吧!」透過網絡這個平台,世豪與軒仔逐漸建立起一段緣分:「雖然我們把自己從屏幕中隱藏起來,但是我們聊了很多很真心的話,可能我跟我的朋友都不會這樣子聊天。在這一次紅館演出後,大家終於見上一面,我會覺得他是一個我很值得學習的對象。他沒有那種明星的架子,一直到香港我才知道,哇塞,我完了。他是『五月天』,你是誰呀,你這個白癡。」笑著笑著,世豪又再次回復平靜:「他讓我覺得,不管是不是成功的人,如果你都能保有一個很謙虛的態度,那你這一生遇到的人,都會是跟你頻率很靠近。」

知道張敬軒的身份後,世豪笑說:「我心想,我要死了。」 (黃國立攝)
在世界各地演出,不少演出影片在網絡上爆紅,讓更多人認識了楊世豪
從舞台走到街頭,只源於最簡單的好奇心:「我想知道把這些表演放到街頭,有人要去看嗎?」 (黃國立攝)

從舞台走到街頭

楊世豪的成功,其實是由街頭開始的,過去幾年走訪不同國家,所到之處也會留下他的藝術痕跡,曾經在法國街頭演出,被路人圍觀及拍攝下來,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絡上的爆紅影片,高達二千多萬點擊。問到他為什麼會由舞台表演走到街上,他說:「剛畢業那一年,我還是舞台表演者,隔一年後,我在法國看到很多街頭表演者也很厲害,他們的作品是跟舞台不一樣。舞台就是所有東西都準備好,就像演唱會般,燈光、音響,所有東西都是最高級、都是安排好。但如果今天這些東西放在街頭上,還有人要看嗎?」
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讓他開始思考什麼才是自己喜歡的表演:「如果我可以影響到路人,讓他們停下來,去感受一下生命,除了每天趕來趕去之外,你可以停下來去看一下身邊很多美好的事情。如果可以做到這樣,我會覺得這種表演比較適合。」

楊世豪:接觸表演後才明白什麼是活著

看過楊世豪的表演,又或是留意過他的社交平台,不難發現其實他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接觸表演前,我是一個生活白癡,我跟一般人一樣,每天放學回家玩手機打電動,假日跟朋友出去逛街、上夜店,都是高中時候的事。我接觸表演後,才真正明白什麼是生活和我活著是為了什麼。」

其實「生活」和「活著」,對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定義,對楊世豪來說可能比較直接:「我覺得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不用去擔心生活有多困苦,因為你很開心,你真的活著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說著說著,世豪再次提起軒仔:「我聽說他遇到一些低潮,但他還是堅持在做他自己喜歡的表演。我覺得那就是活著。」

接觸表演後,世豪才明白活著是什麼一回事。 (黃國立攝)

做喜歡的事等於任性?

如果香港人聽到楊世豪所說的話,大概會在想:「怎麼可能不擔心生活?怎麼可以這樣任性?」楊世豪今次來港,認識了不同的香港藝術家,包括舞蹈家褟天揚:「天揚跟他四度舞蹈劇場的團員們,各自也有他們的堅持,下班之後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沒有不可能,是在於你想不想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多人工作完了就只想要放鬆,但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以後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你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我很想跟香港的朋友說,我覺得這樣講可能很不負責任,但是如果有機會,你有能力的話,你怎麼不去試試看?失敗了沒所謂,這是活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透過今次演出,世豪認識了四度舞蹈劇場的團員們,發現他們一樣在下班後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黃國立攝)

尖沙咀街頭演出初體驗

其實台灣跟香港一樣,搞藝術也不容易:「因為政府不會有太多補助,而且你做的東西有沒有人找你去演出,也是另一回事。」不過在香港尖沙咀的一次街頭演出,卻令世豪明白了專注的力量。

第一次在尖沙咀天星碼頭表演,已經好些年前的事,當時世豪還是剛接觸大環表演不久,他坦言:「其實那個時候我不太會做這個表演。當時我在想,如果我要做這個表演,我要先讓觀眾停下來,但當時我並沒有做到這件事情,我只是覺得音樂放了,我便要開始表演,那有沒有人停下來,其實不重要,反正我在表演。但後來我覺得,如果這事情要更有影響力的話,我就應該要把觀眾全都停下來,我要讓他們知道接下來將會有事情發生,讓他們用十分鐘好好欣賞這表演。」

直至今年3月尾再度來港,楊世豪再次挑戰天星碼頭:「今次終於做到這件事情,我發現原來這個表演好玩迷人的地方就在這裡。我怎麼樣在未開始表演之前,就讓大家感興奮,卸下心防。我嘗試了很多方法,最初我用講話的方式,但原來並不一定會有人理你,甚至有人會覺得你不知道是在宣傳還是在幹嗎,他們根本沒有興趣。但我發現,你越專注做一件事情,觀眾就會停下來看,如果我今天一直在看著這杯水,然後一直轉它,或者會有人想知道這個人要做什麼。有時候不動,比動的力量更大,靜止這件事情可以有很大的能量,前提是你準備好了沒?」

+7
今年在天星碼頭演出,終於令途人們停下腳步欣賞。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