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長批評尼赫魯時期對華政策:應更「婆羅多」一點
莫迪政府執政以來,一直堅定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此前曾提議將印度國名更改為「婆羅多」(印度教梵語詞彙Bharat,或譯「巴拉特」)。當地時間1月3日,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新書《為什麼婆羅多很重要》的發佈會。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和《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等印媒報道,蘇傑生回顧了中印關係發展歷史,同時批評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當時的對華政策。他稱,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時,印度「應該更加婆羅多一點」。
「如果我們更加婆羅多一點,我們對中印關係的看法就不會如此樂觀,」蘇傑生在發布會上表示,在深入研究印度與中國關係的發展歷史後,他認為,印度應該更加以婆羅多為中心的方法處理對華關係。
他還斷言,印度早期處理與巴基斯坦、中國和美國關係時的做法「非常有爭議」。
據蘇傑生所說,往來照會和信件資料顯示,印度第一任副總理及內政部長帕特爾(Vallabhbhai Patel)和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對於中國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蘇傑生舉例說,尼赫魯支持中國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但帕特爾與之存在意見分歧,「尼赫魯曾寫信給帕特爾稱,首先要讓中國佔有一席之地」。對此,他認為:「雖然我也不認為我們一定要佔據(常任理事國)席位,但要說我們應該首先、將中國利益放在首位……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聲明。」
談及印度早期對美政策時,蘇傑生同樣持批評態度。蘇傑生稱,在尼赫魯時期,印度國內的左翼意識形態非常強大,對美國存在根深蒂固的敵意和不信任感。他說,當時的印度沒有根據本國利益出發,而是從中美關係的角度來評估與美國的關係。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帕特爾在評價尼赫魯外交政策時曾說:為什麼我們對美國如此不信任?」蘇傑生說道,印度「應該從自己的利益的角度來看待美國,而不是從美國人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角度來看待美國」。
尼赫魯是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在印度獨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就任總理後,尼赫魯與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一起提出處理國際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中印關係的基礎。
尼赫魯還是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和萬隆會議(Bandung Conference,又稱第一次亞非會議)的倡導者之一。但在上世紀60年代,尼赫魯政府逐漸做出偏離不結盟政策的做法,並違背中印邊界條約規定,單方面挑起中印邊界爭端。
不過,蘇傑生認為尼赫魯時期的對華政策存在「浪漫主義、理想主義和非現實主義」傾向。
蘇傑生表示,印度應該基於現實主義,在「尊重、敏感和利益」的基礎上與中國打交道。他還讚揚莫迪政府的對華政策,稱「莫迪政府「已經非常符合一種現實主義,一種起源於帕特爾的現實主義」。
對於中印兩國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023年8月曾表示,中印關係改善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雙方應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妥善處理邊界問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