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動車銷量首超Tesla 外媒聚焦中國車企脫穎而出
過去的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在這場競賽中,中國車企脫穎而出,引人矚目。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撰文:熊超然
據路透社、《日經亞洲》當地時間1月2日報道,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去年第四季度交付了創紀錄的電動汽車(近50萬輛),超出了市場預期,並實現了一整年的目標。然而,該季度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地位,卻歸屬於中國車企比亞迪(超52萬輛),這也是比亞迪的季度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
路透社等部份西方媒體雖想刻意強調,特斯拉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仍領先於比亞迪,但其中像《華爾街日報》也坦言道,比亞迪這一中國競爭對手的全球市場地位上升,還是給特斯拉帶來了新的壓力,更讓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的實力開始顯現。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更是感嘆:「特斯拉在電動汽車桂冠之爭中輸給中國。」法媒則認為,在中國政府大力提振當地市場的背景下,比亞迪應該會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比亞迪搶奪頭把交椅 外媒紛紛緊盯關注
據報道,特斯拉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交付了494989輛電動汽車,這一數據低於比亞迪交付的526409輛,這表明購車者在高利率經濟環境之下,更願意尋找性價比出色的車型。
《日經亞洲》將2023年形容為是電動汽車的一個「大年」。雖然特斯拉在年終銷售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基本得到了回報,幫助其在一整年裏交付了180萬輛電動汽車,但沒有達到行政總裁馬斯克雄心勃勃定下的200萬輛的內部目標。
不過,路透社認為,特斯拉的全年總銷量仍領先於比亞迪,這主要體現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去年總共交付各類汽車302萬輛汽車,較2022年增長62%,電動汽車銷量增長73%至157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銷量增長52%至143萬輛。
「特斯拉電動汽車季度銷量首次不敵比亞迪。」《華爾街日報》用此標題指出,比亞迪不僅已成為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廠商,這家車企的崛起更是反映了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在將高度數碼化的電動汽車推向市場方面,中國許多汽車製造商比西方車企行動速率更快。
美國《商業內幕》大呼——「特斯拉麵對中國失去了其電動汽車桂冠」。法媒則援引分析機構全球數據公司(Globaldata)總監尼爾·桑德斯(Neil Saunders)的話稱,比亞迪擁有結構性優勢,在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予以大力支持之下,這不僅有助於提振內需市場,還會進而增強比亞迪在出口市場上的地位。
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崛起 西方媒體有點「玻璃心」
作為西方媒體的路透社,在報道比亞迪奪得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全球銷冠成績時,竟還在標題中使用了「偷走」(Steal)一詞。報道文章中,還援引美國理財機構Hargreaves Lansdown資金與市場主管蘇珊娜·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的話稱,是降價提高了比亞迪的交付量。
她聲稱:「這場競爭將損害兩家公司的利潤率,但比亞迪顯然認為,為了增加市場份額和認知度,付出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但事實上,特斯拉方面也加大了折扣力度,並提供了一些激勵措施,比如:若客戶在去年12月底之前接受交付,就可享受6個月的免費快速充電。2024年,緊湊車型Model 3的一些型號將失去美國聯邦稅收抵免,特斯拉的激勵措施被認為是要趕在此之前提振銷量。
去年12月27日,彭博社就曾發文稱,2023年第四季度,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銷量有望成為全球第一,「這將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轉折點,也將進一步證實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文章援引投資機構的預測稱,雖然特斯拉在收入、利潤和市值等指標上仍領先比亞迪,但這些差距將在明年大幅縮小。
文章稱,比亞迪是罕見的自主生產電池的汽車製造商,這是其獨一無二的優勢。除此之外,比亞迪也在努力補上汽車外觀設計的「短板」。2016年,德國人沃爾夫岡·艾格受邀出任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他曾擔任奧迪等汽車品牌設計負責人。
彭博社認為,如今,這家由王傳福經營的汽車製造商已經準備好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新老大。文章援引比亞迪今年4月在愛爾蘭推廣ATTO 3時的宣傳語「來認識下你從未聽說過的最大汽車品牌」,稱這個口號可能很快就得換了,因為比亞迪有望成為純電動汽車市場新的全球領導者。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則關注到,比亞迪等中國車企正加快佈局海外。去年12月22日,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分階段建設。這將是中國車企在歐洲建設的首個生產基地。
在歐洲建廠除了可以使比亞迪避免歐盟的「原產地規則」關稅,同時還能避開法國最近剛制定的傾向性政策。2023年9月底,法國政府推出電動汽車補貼新規,12月又進一步出台符合補貼標準的車型名單,一些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車型被排除在外。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認為相關措施對歐盟域外生產的電動汽車構成歧視,損害了包括法國消費者在內的各方利益。
惠譽評級指出,隨着歐盟反補貼調查持續發酵,海外政策風險上升對部份中資車企影響較大,汽車及產業鏈企業出海建廠步伐將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