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肯尼亞簽「歷史性」貿易協議 尋求在非洲與中國競爭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2月18日,歐盟與肯尼亞簽署了一項「歷史性」貿易協議,增加兩個市場之間的商品流動。

這是2016年以來歐盟與非洲國家達成的首個廣泛貿易協議,歐盟正尋求加強與非洲的經濟聯繫,從而與中國「競爭」。

報道稱,經過多年的談判之後,肯尼亞和歐盟最終在今年6月達成了一致。這份《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使肯尼亞商品在進入歐盟市場時享受免關稅、免配額的待遇,肯尼亞也將逐步對歐盟商品降低關稅。協議還需要得到肯尼亞國民議會和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

肯尼亞政府的數據顯示,歐盟27國佔到肯尼亞出口總額的20%以上,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茶葉和咖啡等產品。歐盟方面的數據則顯示,2022年肯尼亞與歐盟市場的雙邊貿易總額達到33億歐元(約合257億元人民幣),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27%。

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協議生效後,歐盟市場將向肯尼亞產品全面開放,「我們正在深化貿易關係,增強經濟韌性。我們正在為雙方牢固的關係翻開新的篇章,現在我們應該努力落實協議。」

馮德萊恩稱,貿易協議是「雙贏的局面」,她呼籲其他東非國家也加入這一貿易協議。

肯尼亞總統魯託則表示,與歐盟的貿易協議將允許肯尼亞出口商在免關稅、免配額進入優質出口市場的基礎上制定長期計劃,協定將向世界放出信號,表明肯尼亞已經準備好向歐洲乃至全球生產並出口優質產品。

「今天代表着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是旨在實現歷史性轉變的歷史性夥伴關係的開端。」魯託在講話中說,「協議的核心是讓民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法新社指出,自俄烏衝突以來,非洲已成為西方國家眼中的「外交新戰場」,歐盟試圖在非洲國家與中國和俄羅斯開展「競爭」。

作為東非主要經濟體之一,肯尼亞被視作是穩定和可靠的合作伙伴。今年2月,歐盟宣佈將通過其「全球門戶」計劃,在肯尼亞增加數億美元的投資。

歐盟在2021年提出了「全球門戶」計劃,預計將在2027年前投入3000億歐元,協助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雖然歐盟避免直接提及中國,但法新社等外媒指出,這項計劃顯然是想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過,此前有媒體評價,儘管歐盟大肆宣傳這項計劃,但其在具體項目的落實上卻缺乏進展。

對於歐盟提出的「全球門戶」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中方歡迎一切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促進共同發展的倡議。我們同時認為,不同相關倡議之間不應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關係,而應提倡兼容幷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

中國與肯尼亞等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由來已久。肯尼亞國內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是連接首都內羅畢和東非最大港口之一蒙巴薩的蒙內鐵路,該項目由中國企業承建,於2017年5月建成通車。

今年正逢中國與肯尼亞建交60周年,肯尼亞內閣首席部長兼外長和僑務部長穆達瓦迪近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肯中合作不斷拓展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肯尼亞等非洲國家投資興業,肯尼亞等許多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因此面貌一新,極大推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穆達瓦迪說,肯尼亞總統魯托出席了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肯中雙方就支持更多中企赴肯投資,拓展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合作達成諸多共識。中國提出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能夠進一步助力非洲實現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經濟一體化。

穆達瓦迪表示,肯尼亞當前的目標是不斷夯實同中國的合作,促進藍色經濟、訊息通信技術、製造業、衛生和住房等關鍵領域的發展。肯方願意同中國進一步加強在藝術、體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國年輕人的交流。「肯尼亞希望繼續同中國加強雙邊合作,增進民間交流,攜手邁向新的60年。」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