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西貪腐成風說起 撇下左右之爭 南美缺乏什麼?
打開國際新聞頻道,近期不時出現南美洲示威抗議的畫面,多個國家面對政治危機,雞犬不寧。除了足球,這片大陸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早些年轟轟烈烈的左翼「粉紅浪潮」。
這場左翼社會革命如今漸漸退潮,「樣辦」委內瑞拉更是水深火熱,瀕臨崩潰。不過,南美當下的混亂政局並非單靠「左翼潰敗」便可概括。
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曾形容這個地區是「政治試驗場」,區內國家從殖民與軍事獨裁走出來,民選政客上台後大張「為民求變」的旗幟,兜兜轉轉十數載,仍未找到穩定管治之道。
要數當前南美政局最亂的國家,除了委內瑞拉外,就是區內最大國巴西,治國剛滿一年的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正經歷前任羅塞夫(Dilma Rosseff)曾面對的政治醜聞把特梅爾捲入漩渦的,仍是令羅塞夫遭彈劾下台的那場撼動整個巴西政治精英階層、代號「洗車行動」(Operation Car Wash)的反貪風暴。
總統特梅爾陷貪腐醜聞
「洗車行動」始於2014年3月,最初是針對一個位於首都巴西利亞加油站內的貨幣找換店的反洗錢調查,後來如滾雪球般掀出波及國家權貴的貪腐醜聞。國營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等企業被揭用合約回扣方式賄賂政要,以換取國有銀行優惠貸款或利潤可觀的商業、工程合約,以及對商界有利的立法。迄今已有數十名政府官員與國會議員被扳下馬,還有許多人涉案候查。一些已墮馬的商人政客為求法官從輕發落,轉做污點證人捅出更多牽涉案件的權貴,造成昔日政治盟友或多年好友「互篤背脊」的劇情。更諷刺的是,部分涉案者似乎早知會東窗事發,在參與齷齪政治交易時身上暗藏錄音裝置,為他日自保留證據。
特梅爾近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捲入風波。5月17日星期三,巴西《環球報》(O Globo)報道,特梅爾與肉類加工批發商JBS主席巴蒂斯塔(Joesley Batista)的對話遭錄音,言談間特梅爾同意巴蒂斯塔用錢收買正在坐牢的前國會下議院議長庫尼亞(Eduardo Cunha),令他保持沉默。庫尼亞是特梅爾的黨友,因收取巨額賄款而被判囚15年,宣稱自己掌握了其他政治人物貪腐的情況。
企業家見總統時錄音作證據
特梅爾翌日回應報道,承認曾與巴蒂斯塔見面,但否認犯法,矢言不會因此辭職。不過,巴西最高法院在同一天公布相關錄音,並批准對特梅爾展開調查,所涉控罪包括貪污、串謀妨礙司法公正,使特梅爾下台壓力驟增。再過一天,最高法院又公布一批文件,顯示JBS的行政人員承認在數年間向政客行賄多達1.23億美元,特梅爾、羅塞夫及另一名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均榜上有名,其中特梅爾收取了最少220萬美元。
特梅爾受調查之際,巴蒂斯塔向國民發公開信,一邊承認自己犯錯,一邊自辯是受國家積弊已久的裙帶資本主義所害,並控訴與政府打交道的種種艱難:「面對這樣一個單是為推銷解決方案也總會製造難題的系統,我們的企業精神與辦好事情的無比熱忱,驅使我們向公職人員付錢。在巴西以外的其他國家,我們毋須破壞道德價值便可拓展業務。」
特殊政治結構助長幕後交易
巴西有30多個活躍政黨,政府需同時拉攏多個政黨以組成聯盟,才能有效管治。羅塞夫執政期間,在國會便靠超過20個政黨支持。這種特殊政黨政治令幕後交易成為常規,最有權勢的政客與商界領袖往往在酒酣耳熱之際決定國家大事。
在這種政治運作機制下,巴西的大小政黨可以用國會席位作為政治本錢與交易籌碼,甚至毋須理會選民在總統選舉中的投票意向,仍可保持對國家政治的巨大影響力。特梅爾正是以這種方式縱橫政壇數十載。他長期謹守「槍打出頭鳥」的教訓。由2001年起,他領導PMDB長達16年,從盧拉到羅塞夫,他一直擔當總統的盟友。PMDB貴為國會最大黨,但特梅爾不直接競逐總統寶座,寧願隱身總統背後,以造王者姿態左右政局,直至去年以副總統身份倒戈推動國會對羅塞夫的彈劾,在5月羅塞夫停職後代理總統之職,三個多月後正式取代羅塞夫成為總統。
相關文章:【黑心肉風波】巴西總統曾叫停法院調查貪污 再陷彈劾危機
這名76歲的圓滑老練政客如今可能晚節不保,也許是無法捨棄總統權力的誘惑,也可能是在去年那場政治風暴中百算漏一,以為民眾對政治現狀的不滿已到極點,自己施政可無後顧之憂。現實卻是巴西人對政治精英的不信任低處未算低。
矢言團結國家 民望卻低過羅塞夫
在以總統身份向國民發表的首次演講中,特梅爾矢言要團結國家,讓經濟擺脫衰退。他說「我向巴西人民說的第一個詞是『信任』」。諷刺的是,一年過後,只有9%國民認同他的工作表現,比羅塞夫被停職時的民望還低。在4月底進行的一項民調裏,71%受訪者不認同特梅爾推動的改革,若他在明年大選角逐連任,只有2%選民打算到時投票給他。
特梅爾領導下的巴西就像兩個世界並存的平行時空,他接掌政府時,全國有1,100萬失業人口,如今增至1,400萬,民調顯示絕大部分民眾對現政府的表現並不滿意。與此同時,巴西股市在過去一年卻反覆上升,多數掌握雄厚資本的市場人士憧憬特梅爾可以令經濟起死回升,有智庫推算,今年全年經濟可望錄得0.5%增長,而去年可是收縮了3.6%。
特梅爾要為低迷民望負上相當大的責任。這名法律教授接掌政府後把精力投放於推動經濟改革,聲言國家經濟不振的癥結在於入不敷支,因此要重新平衡政府預算。這是他受市場歡迎的原因,但對個人民望毫無助益。他先向勞工法與退休機制下手,但主張的新法將令假期減少工時增加,觸發巴西在今年4月爆發20年來首次全國大罷工。他更從掌權第一步便犯下政治錯誤,當時他所組建的是一個全白人男性內閣,在這樣一個有逾半人口屬黑人或混血的國度,這一舉動無異於授人以柄。他的本來意圖也許是向國民宣示其閣員都是能幹精英,可如今有至少八名閣員捲入「洗車行動」受查,佔內閣人數三分之一。
國會護航 逆民意推行改革
由於得不到民眾的信任,特梅爾的合法性取決於他能否團結立場不一的大小政黨。民調顯示,多達71%巴西人反對改變退休法規,但就在全國大罷工結束後數天,國會其中一個委員會便輕鬆通過改革法案,恍若外面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一樣。對特梅爾來說,這其實是意料之內的事情。過去一年的代總統與總統生涯中,他在國會所獲支持令外界印象深刻,通過法案的容易程度遠高於前任羅塞夫,包括成功推動修憲,把國家預算凍結20年。可是,讓國會辦事的總統不必然是受歡迎的,巴西政治的畸形由此可見一斑。特梅爾自言「民眾的歡迎會在稍後到來」,「我的計劃是批准改革,把國家帶回正軌,這是我唯一的目標」。他更擺出政治承擔姿態,表明會在明年離開政壇,不會參選下屆總統。然而如今他要擔心的不是能否完成未來16個月任期,而是能否捱過眼前危機,避免重蹈羅塞夫的覆轍。
簡單總結,特梅爾口口聲聲以改革國家為使命,但一無魅力、二無手腕、三無政治資本。有學者形容,在連年社會危機下,即便是一個直接由民眾選出、擁有全面合法性的政府也難以推展大規模改革,更何況是一個完全未經選舉洗禮的政府。從特梅爾的處境中可看到,巴西民眾現在最希望的與其說是經濟改革,不如說是掃走國家政治的烏煙瘴氣。民調顯示,幾乎所有巴西國民支持檢察人員不惜代價繼續進行「洗車行動」,把涉及貪腐的政客一網打盡。許多民眾相信,這場反貪風暴將讓巴西政治在未來變得更廉潔。在這方面特梅爾無法滿足國民的期盼,對政治現實不滿,也令巴西出現「特朗普現象」,為「局外人」問津國家政治帶來空間。
巴西左翼工人黨領導國家13年後喪失政權,換了中間偏右的特梅爾上台,結果不到一年同樣陷入政治危機。在其南北兩鄰國委內瑞拉與巴拉圭,一左一右兩個政府也因不同原因激起民怨。
委內瑞拉經濟差 民怨沸騰
委內瑞拉近20年政局的起伏令人眼花繚亂。 1999年,查韋斯(Hugo Chavez)就任委國總統,推展廣泛政經改革,由原本奉行的新自由主義原則迅速轉向社會主義,對社會財富重新分配,拉開「粉紅浪潮」序幕。查韋斯推動社會改革,剛好碰上商品市場蓬勃時期,盛產石油的委內瑞拉受惠於能源出口, 經濟高速增長,查韋斯得以推行慷慨福利項目,大獲民心。據官方統計,委國貧窮率在1998年至2012年期間由50%降至30%,成績驕人。然而,查韋斯的革命成也石油,敗也石油。石油佔委內瑞拉出口95%,隨着油價泡沫爆破,該國經濟在查韋斯執政後期走下坡。2012年,查韋斯病逝,繼任者馬杜羅(Nicolás Maduro)致力延續其路線,但好景不再。如今的委內瑞拉深陷財政危機,政府再也無力支撐公共服務,社會福利政策受到嚴重打擊。
經濟不景下最受打擊的總是平民百姓。現時委國食物供應短缺,人民欠缺基本生活條件,醫療物資不足,平均體重在短短數年內大幅下降。馬杜羅政府直接通過印鈔來填補財政赤字,導致通脹率急升,去年達525%,相當嚇人。近月委國街頭反政府示威抗議無日無之。馬杜羅試圖單方面增加權力以維持個人政治生命, 3月29日宣布國會處於「非法狀態」,想讓他控制的法院取而代之履行立法職責,結果刺激更多民眾上街示威。警民衝突不斷,迄今逾30人在示威浪潮中死亡。馬杜羅變本加厲,5月1日宣布成立名為「國民立憲會議」的超然組織,務求繞過國會修改憲法,外界質疑他真正目的是延遲原定明年舉行的大選。
相關文章:
委內瑞拉示威衝突升級 增至37人死亡 前總統查韋斯雕像遭擲碎
在巴西以南的巴拉圭,右翼總統卡提斯(Horacio Cartes)早前試圖修憲,令總統在未來可連任(巴拉圭1992年起實施的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這舉獲在野勢力支持,卻引發民眾反彈。4月1日,示威者更衝進國會縱火。不少原本規定實權總統只限一任的國家,近年都出現改革聲音,認為總統連任可保證中長期政策穩定。巴拉圭屬南美最窮國家之一,若改革目標是為了提升管治,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民眾何不支持?有觀察家認為,巴拉圭民眾害怕重回前總統史托斯維爾(Alfredo Stroessner)獨裁統治35年的時期。在強烈反對下,國會最終屈服,擱置投票。
政治試驗場仍在尋覓管治良方
很早以前已形容拉美為「政治試驗場」的霍布斯邦是左翼學者,眼見21世紀左翼陣營陸續上台,他似乎應感到「無憾」。然而,原來他並沒有看好,反而感到失望。2002年他已悲觀地觀察到,拉美國家的政治積弱、分裂及無能,將繼續困擾左翼革命。如今南美多國此起彼伏的反政府浪潮,印證了他的預言。在這些國家反政府浪潮之後不難發現一些共通點:不滿政治領袖貪污腐敗、民生政策不善。因此,左翼或右翼陣營上台可能不是討論焦點,深層問題是政府及政治領袖管治欠佳,南美國家仍未找到長治久安的門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