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恐襲拍照上傳 按讚反助擴散恐懼 網民四招免成幫凶
英國曼城周一晚上遇恐襲事件,在美國歌手Ariana Grande的演唱會場內發生爆炸,令最少22人喪生。現代人一遇上突發事件,除了走避不及外,很大可能即時反應就是舉起手機,拍下現場。然而如此做法卻有可能散佈恐慌及未核證消息,正中恐怖分子下懷。
在周一的恐襲發生後,在Twitter上立即出現了「#為曼城禱告」(#PrayForManchester)的hashtag,而且流傳了一段事發之時的影片,拍得人們倉皇逃跑,現場混亂。片段迅即獲500 多個轉發,而媒體亦一直播放類似片段,直至翌日仍不止。
恐慌和關注,是恐怖主義的養分。當襲擊發生,恐怖分子想影響的不只是現場的死傷者,更是全社會甚至全世界。愈多人因而恐慌,就愈達到恐襲「人人自危」的目的。在Twitter、Facebook等網站上,恐懼、擔憂、憤怒等如野火蔓延,加上「人多口雜」,令網路上一時充斥各種不實傳言,正正是施襲者所欲見。
在此情況下,媒體雖然要盡報道之責,但同時無形中亦令恐怖主義因而得益。據西澳大學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員Michael Jetter於4月公布研究發現,當主流媒體對極端組織蓋達的報道增加,下周發生襲擊的可能性亦會增加。
▌ 媒體與網路互為影響 個人力量不能忽視
除此之外,媒體與社交網路近年愈趨互相影響,不少傳媒會直接引用社交媒體的消息。學者貝克特亦認為:「令人懼怕的是,在節奏急促的網絡文化中,對恐怖主義的報道變得太情緒化及簡單片面,而專業傳媒的角色亦受束縛及被矮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貝克特(Charlie Beckett)曾指:「在過去數年來,在媒體傳播加速及社交媒體的影響下,這問題變得愈來愈嚴峻及複雜,無論在技術、實際及道德層面上亦如是。」
▌ 倫敦恐襲 地鐵告示牌成假新聞
今年3月,倫敦國會大樓外發生恐襲事件後,Twitter上流傳了一張倫敦地下鐵的告示牌,上面寫着不會害怕恐襲的訊息,獲BBC等主流媒體報道,然而後來卻證實是偽造的。有份轉發相片的Twitter「藍剔」用戶Ranj Singh表示:「我沒想過會鬧得這麼大,我只因為覺得它很切身,並未想過會有這麼多人分享。」
▌ 網上找共鳴 影相如社會責任
幸好地下鐵事件中,所傳播的訊息相當正面,然而在社交媒體上,負面的假消息一樣有廣傳的風險。數碼心理學講師柯萬(Grainne Kirwan)解釋:「這是社會資訊處理機制的一部分……當我們對事件感驚嚇、恐懼或惡心,我們會不斷找證據,證明其他人都有類似的反應,所以我的反應亦合理。」而網民亦同樣要求自己快速回應,表達自己與社會大眾團結一致,令很多時在發布前都鮮會深思熟慮。
柯萬亦解釋,對很多身處現場的人來說,發布影像似乎成了他們的「社會責任」,尤其當懼怕媒體不公偏頗。然而這些影像卻對容易造成反效果。
▌ 恐怖分子以社交媒體宣傳
社交媒體是現代恐怖組織的一大戰線,如ISIS等極端分子會在網上招募新血、宣傳、聯絡等,而網民及媒體若再轉傳,則會令恐怖分子的影響力再增強,對社會、受害者及其家屬亦會造成傷害。
但當恐襲或突發事件發生,現場的人除了無助乾等,還有什麼選擇?遇上意外,不少人會感到無力、憤怒,既想出自己一分力,亦希望為情緒尋一個出口。
▌ 執法部門提供渠道 網民報料
以今次事件為例,周二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NCA)在Twitter上請求網民停止轉發恐襲圖片,「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曼徹斯特爆炸案的照片及影片。請尊重死傷者及其家人。」除此之外,NCA亦提供網址,讓網民把當日現場的影像傳往執法當局,幫助執法部門盡早破案。
中東研究學院學者斯塔林克斯(Steven Stalinksy)認為,英國當局在事發當夜遲遲未有官方回應,令渴求資訊的市民要在網上尋找,更有利於假訊息散播。
在今時今日,除了媒體,一般網民亦同樣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及影響。若遇上突發情況而感無力、惶惑,除了向社交媒體找情緒出口外,真實世界的社交圈子往往能帶來更確切的安慰。
(The Wired、NewStat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