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育不敵民意退出 泰國可打破軍政干預 還是重返民選政治混亂?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泰國首相巴育(Prayut Chan-ocha)在7月11日宣布退出政壇,擔任看守首相直到新政府成立。巴育自2014年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執政9年至今,他的離去會否讓泰國成功打破軍政干預,或是重返當年民選政治混亂,需有待觀察。

圖為2020年,巴育在曼谷首相官邸與內閣人員的照片。(Reuters)

泰國2013年爆發全國示威,反對時任首相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企圖恢復前首相他信(Thaksin Shinawatra)名譽。反政府的黃衫軍與支持政府的紅衫軍反覆衝突,封鎖曼谷、佔領政府設施。時任陸軍總司令巴育在2014年5月發動政變,推翻英祿政府,結束長達半年的政爭與混亂。

巴育根據政變後頒布的臨時憲法,在同年8月24日就任首相。他承諾上任後舉行大選,但先後因安全問題、泰王逝世等原因延期,直至2019年才舉行大選。巴育透過修改憲法,增加軍方在國會位置,解散受到普遍支持的前進黨,並組建支持自己的政黨參選,繼而成功當選,繼續擔任首相。

大選結束後,泰國觸發長達兩年的反政府示威浪潮,要求巴育下台、改革王室和軍隊,及停止打壓異見人士,示威在新冠疫情的出現後逐漸平息。巴育政府其後被指處理經濟及新冠疫情不力,在2022年更一度引發任期爭議,反對派入稟憲法法院要求釋憲,巴育一度被停職。最終憲法法院裁定巴育任期自2017年修改憲法才開始計算,巴育可留任至2025年。

圖為7月13日,在大選中獲勝的前進黨黨魁皮塔在曼谷謝票。(Reuters)

2023年泰國再舉行大選,巴育人氣已相當低落,軍方支持的泰國人團結建國黨大選失利,在下議院僅獲得36席。即管軍方委員的上議院的250席全數支持巴育,距離當選首相的376席門檻尚有一段距離,巴育已幾乎不可能當選。外界預料在大選勝出,繼承未來前進黨的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勝算最大,有望獲推舉出任首相。

前進黨表示,已與包括第2大黨為泰黨在內的其他7黨結盟。在大選中領導為泰黨的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正是他信的幼女,也就是前進黨支持者所討厭的對象。外界憂慮兩黨在成功踢走共同的敵人軍方後,結盟能維持多久,會重返當年民選政治混亂,需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