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期待已久終成行 美國希望耶倫給中國帶來什麼訊息?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7月6日訪華,這是繼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後第二位訪華的美國高級官員。這次訪華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緩和日益緊張的關係。

耶倫已不只一次表明訪華的希望,但她的行程最初因新冠疫情關係延期,再因外交爭端及氣球事件等延期,直到今天終於正式成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美中經濟關係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表示,這次訪問「早應該成行」。

甘迺迪表示,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有關當局超過3年多的時間幾乎沒有相互交流,令人「大感不可思義」。

圖為7月5日耶倫在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登上專機前往中國北京。她將自6日起一連4天訪問中國。(Reuters)

自2001年到2016年,包括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和其後的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年代,美國財長都定期前往北京,進行正式的高級別對話。直到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才放棄這一傳統。

對耶倫的這次訪華,美國財政部是否試圖再次讓自己定位為「美國與中國的經濟對話者」,將這次訪問作為未來持續接觸的平台。財政部一名官員表示,雖然中美有重大分歧:「但兩國有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分歧不會在一次行程得到解決。通過這次訪華,我們希望加深和增加中美兩國間的溝通頻率,穩定關係,避免誤判,並在我們能做到的地方擴大合作。」

耶倫與3日與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進行了財政部稱之為「坦誠而富有成效的討論」,為此行訪華預熱。耶倫於6日抵達北京,拜登和中國政府都未有透露她將與誰會面,但預計她將試圖說服中國官員,美國不讓中國獲得尖端技術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和解決人權問題,而不是獲得經濟優勢。

耶倫還將強調兩國需要合作解決全球問題,如氣候變化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並試圖平息對美中貿易和經濟關係可能完全斷裂的擔憂。

財政部官員表示:「我們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促進兩國的增長和創新,我們不尋求經濟脫鈎,因這將破壞我們兩國和全球經濟的穩定。」

圖為1月18日,耶倫Janet Yellen在瑞士蘇黎世與時任副總理劉鶴會面。(Reuters)

對中國而言,他們可能會質疑拜登政府打算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多少貿易,包括對中國獲取高科技晶片實施限制,及限制中國部分商品在美國以至美國盟友的歐洲國家出售使用。

在耶倫訪問前日,中國商務部在3日以保護國家安全及利益為由,限制8種鎵產品和6種鍺產品的出口,被視為是向美國示威。

甘迺迪表示,拜登政府很可能把這次訪問看作是「強調兩國保持外交和對話的價值」的機會,向中國解釋為什麼世界對中國的發展方向感擔憂,並為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先進技術採取的限制措施進行辯護。

耶倫的行程可能同時為習近平在11月訪問美國鋪路,拜登將在11月於三藩市主持年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耶倫或許不會在這勻訪問中與習近平會面,她更有可能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和其他高級官員會面。

美國和中國共佔全球經濟產出的40%,如果這兩個巨頭無法合作,將會讓世界陷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