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4月16日)結束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兩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來西亞關於構建高水準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除了強調中馬加強合作、重申一個中國原則,還呼籲避免南海局勢複雜化,也談到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
聲明提出,中馬兩國將加強戰略協作。馬來西亞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雙方還同意建立外交國防「2+2」對話機制,進一步拓展高水準戰略溝通管道和政治安全合作平台。兩國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使南海局勢複雜化或緊張升級的舉動。
馬方高度讚賞習近平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建「一帶一路」等倡議。雙方重申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宣導世貿組織規則與時俱進,捍衛發展中成員正當權益。
聲明也談到雙方將攜手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
2025年4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在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的首相官邸會面。(Reuters) 聲明全文如下:
一、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陛下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2025年4月15日至17日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會見易卜拉欣最高元首,與安華總理舉行會談,就中馬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雙方一致同意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更好助力兩國現代化進程,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
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蘇丹依布拉欣2024年9月訪問中國期間,曾向習近平提及自己擁有華裔血統,其高祖母是祖籍中國的黃亞嬌。(路透社) 二、雙方一致認為,中馬是世代友好的親密鄰居、攜手發展的真誠夥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自1974年5月31日建交以來,中馬友好歷經半個世紀風雨洗禮,兩國關係不斷拓展深化。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中馬關係日益呈現蓬勃生機活力。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馬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步,給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2023年習近平主席同安華總理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在中馬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雙方關係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進一步打開了中馬戰略合作的廣闊空間,開啟了中馬關係嶄新篇章。
三、雙方高度評價中馬建交50周年暨「中馬友好年」系列慶祝活動成功舉辦。雙方強調,中馬關係取得長足進步,動力在於兩國曆代領導人的戰略引領,根基在於兩國人民的深厚傳統友誼。中馬關係的核心要素包括堅持戰略自主、謀求共同發展、增進坦誠互信、堅守公道正義。兩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了彌足珍貴的友好情誼,也將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奏響新的合作華章。雙方將繼承弘揚兩國關係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堅守共同價值觀,推進更高水平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增進互信團結,攜手共謀發展,惠及國際地區,開啟中馬關係更加輝煌的未來。
習近平訪馬來西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16日)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會談,稱很高興再次會面。(Reuters) 四、馬方欽佩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盛讚中方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為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兩國合作和地區國家發展帶來新動力、新機遇。中方積極評價馬來西亞獨立68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支持馬來西亞政府推進「昌明大馬」治國理念,祝願馬來西亞國家建設和發展事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五、雙方認為,中國和馬來西亞同為亞太重要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經濟體代表和全球南方重要參與者。中馬攜手共建高水平戰略性命運共同體,不僅關乎兩國人民福祉,也關乎本地區前途命運,對推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25年4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家皇宮舉行的歡迎儀式上檢閱儀仗隊。(Reuters) 雙方強調,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馬兩國將立足戰略長遠,增進戰略協調,深化務實協作,相互尊重彼此國內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按照構建中馬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迎挑戰、共護安全,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鞏固區域合作架構、推進全球治理改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加強戰略協作
六、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保持高層密切交往,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為雙邊關係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指引。
七、雙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中方重申將繼續堅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
2025年4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吉隆坡對馬來西亞展開國事訪問,並與在場迎接的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左)握手。(Xanwaribrahim) 八、雙方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支持彼此為促進國家團結、穩定、發展、繁榮所作的努力。馬來西亞重申兩國領導人1974年5月31日簽署的聯合公報原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國實現國家統一,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
九、雙方同意建立外交國防「2+2」對話機制,進一步拓展高水平戰略溝通渠道和政治安全合作平台。
十、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密切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機構、政黨等交往,探討建立執政黨對話交流機制,加強政策溝通,進一步夯實兩國關係政治基礎。
十一、雙方同意進一步完善並用好國家安全、防務、執法合作機制,開展更多聯演聯訓、互訪交流、官員培訓等交流合作。雙方重申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加強合作打擊跨國犯罪,為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深化發展對接
十二、雙方同意共同致力於打造地區新質生產力合作高地,推進實施2024年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進一步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藍色經濟、旅遊經濟四大重點領域,拓展未來經濟合作,推動融合發展、協同發展、互補發展,實現產供鏈、價值鏈、數據鏈、人才鏈深度互嵌互融,進一步提升中馬合作的水平和質量。
十三、雙方高度評價兩國貿易額在建交50年裏實現近1000倍增長,將共同落實好經貿合作五年規劃(2024-2028年),鞏固經貿合作成果,擴大貿易規模。
十四、雙方同意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的產供鏈,推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鼓勵雙向投資,在製造業、知識產權、數字經濟、研發創新、綠色可持續投資及物流發展等高價值高增長產業領域加強交流合作。相關戰略方向有助於吸引優質投資、加速技術應用,強化馬來西亞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
十五、雙方將推動「兩國雙園」合作提質升級,支持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為兩國企業提供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
十六、雙方認識到高水平雙邊投資協定對促進投資合作的重要性,並認可未來可以基於現行雙邊投資協定框架,就進一步提升雙向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強投資保護等議題進行探討。
十七、雙方將共同拓展新質生產力合作,圍繞先進製造、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打造合作新增長點,加強智慧城市合作,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馬方歡迎中國企業參與馬來西亞5G網絡建設,雙方致力於發掘半導體產業鏈合作潛力,維護產供鏈穩定。
十八、雙方認識到,電子商務是促進貿易與經濟增長、推動創新以及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兩國將在長期合作基礎上深化電子商務合作,推動更大規模、更可持續的經濟聯繫,切實促進兩國經濟發展。
十九、雙方將繼續鼓勵企業按照商業原則推進新能源領域合作,共同打造綠色經濟新業態,並探討和推進在軌道裝備、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開展合作,支持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引進和運營中國商用飛機,助力各自產業升級和能源轉型。
二十、雙方同意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實施好東海岸鐵路等重點項目,促進鐵海聯運、提升地區互聯互通建設。雙方鼓勵兩國港口加強合作,共同促進藍色經濟發展。雙方致力於在相互信任、互利共贏、協商一致基礎上探討打造更多戰略性、標誌性合作新亮點。
二十一、雙方將開展全面的航空合作,加強民航專業技術交流,密切吉隆坡國際機場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之間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於實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無縫銜接的「空中絲綢之路」共同願景。
二十二、雙方重申致力於加強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合作,為實現泛亞鐵路願景作出貢獻。
二十三、雙方將發揮好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作用,實施好中馬聯合研究計劃和中馬科技人文交流計劃,共同推進聯合實驗室等聯合研發平台建設,加強科技園區與技術轉移合作,持續深化新興科技領域雙邊科技創新合作。
二十四、雙方認識到,兩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於空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協定》合作框架下強化夥伴關係具有巨大潛力,將共同提升航天能力、培育航天經濟、推動技術進步並維護國家安全。兩國願在平等互利原則下共同推進相關合作。
二十五、雙方一致認為,《關於疫苗開發和可及性的合作協定》促進了兩國專家的技術培訓,推動了人用疫苗研發合作。該協議通過推動技術轉讓、專家互訪、資源共享,進一步增強了疫苗創新能力。
二十六、雙方將探索在「一帶一路」海關食品安全合作機制框架下開展合作,願共同擴大農產品貿易規模,中方將積極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清真食品展、國際綠色技術和生態產品展覽會議等國際貿易展會,歡迎馬方繼續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台,加強馬方產品推介,擴大對華出口。
二十七、雙方都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擴大減貧扶貧、農業和鄉村振興等合作。馬來西亞積極借鑑中國在精準扶貧領域和農業發展的成功實踐,將有關經驗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體系,包括五年發展計劃、「昌明經濟」以及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雙方將通過既有的農業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深化知識共享、技術交流與能力建設。合作重點包括依託馬來西亞有關係統平台,實現數據驅動扶貧;推廣精準農業等先進技術,助力「人民收入計劃」等民生項目;通過電子商務激活鄉村經濟。雙方期待通過強化這些合作增強包容性增長、提升抗風險能力、實現公平發展,使基層社區尤其是農村貧困人口、婦女、青年、土著和原住民等邊緣群體受益。
二十八、雙方期待繼續開展農業合作,將用好農業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加強農業現代化、農業技術創新等合作。
二十九、雙方重申致力於拓展旅遊合作,將合作加大宣介力度以吸引更多對方遊客。雙方將重點營造安全、順暢、友好的旅遊環境,促進兩國人民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拉緊民心紐帶
三十、雙方共同倡導文明多元共生、和諧包容,推動儒家-伊斯蘭文明對話,增進跨信仰理解、深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在互學互鑑中共同發展,攜手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
三十一、雙方積極評價兩國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相信這將進一步便利雙向人員往來,持續增進兩國在教育、文旅、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三十二、雙方將落實好兩國文化合作協定執行計劃(2024-2029年),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影視、動漫產業合作,馬方將為位於吉隆坡的中國文化中心提供便利,進一步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三十三、雙方高興看到,旅馬大熊貓受到馬民眾熱烈歡迎,成為中馬友誼的重要象徵。雙方同意繼續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期待雙方在大熊貓合作研究領域取得更多進展。
三十四、雙方同意,全面提升中馬教育合作水平,深化職業教育、聯合科研、數字教育合作,支持廈門大學與馬來亞大學合作建設中馬國際高等研究院,支持北京大學和馬來亞大學建設中國—馬來西亞人工智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支持浙江大學與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局開展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支持兩國高校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歡迎中國傳媒大學與拉曼大學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東盟研究中心。支持兩國高校智庫開展交流,推動師生互訪,鼓勵雙向留學,不斷增進交流互鑑。
三十五、雙方注意到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與馬來西亞翻譯與圖書研究院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已進入實施階段,將加強兩國經典著作翻譯出版領域合作。
三十六、雙方同意加強衛生領域合作交流,支持傳統醫藥領域合作。
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三十七、雙方強調維護南海和平、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同意依照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兩國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使南海局勢複雜化或緊張升級的舉動。雙方一致認為,非直接相關方的介入可能適得其反。
三十八、雙方將同其他東盟國家一道努力,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根據加快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指針,推動2026年達成有效、富有實質內容的「南海行為準則」,努力將南海建設成為和平、友好與繁榮之海。
三十九、雙方認為,海上合作是中馬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高度肯定兩國正式啟動海上問題雙邊對話有關進展,期待密切溝通協調,打造更多海上合作亮點。
四十、雙方將深化海洋科技領域的合作機遇,並繼續就協議續簽及簽署事宜進行磋商,以進一步提升協作水平。
密切地區合作
四十一、中方高度讚賞馬方在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積極評價馬作為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所作貢獻,堅定支持馬來西亞履職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
四十二、雙方重申《東盟憲章》《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體現的原則、共同價值觀和規範,願一道維護東盟中心地位,支持東盟做大做強東盟主導的合作機制,支持東盟構建開放包容區域架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地區發展繁榮。
四十三、雙方積極評價中國—東盟關係,重申將攜手落實《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共建中國東盟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推動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取得新進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惠及中國和東盟人民。
四十四、雙方將加強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全面平衡落實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推動構建亞太共同體。馬方支持中國成功主辦2026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四十五、雙方致力於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推進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朝着儘快簽署和實施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持續努力。馬方支持中國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四十六、中方讚賞馬方提出的「中國—東盟—海合會」合作等倡議,認為這些倡議體現了開放的區域主義,有利於維護國際和地區經濟金融穩定,有利於亞洲各區域的協同發展。馬方期待中方高級代表出席有關會議。
四十七、雙方認為,亞太和平穩定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兩國強調維護亞太和平、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認為應避免採取可能危及地區安全、損害各方維護開放包容區域架構共同承諾的行動。兩國同意根據《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維護東南亞作為無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地區的努力,為全球裁軍、防擴散及和平利用核能作出貢獻。
開展多邊協作
四十八、馬方高度讚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願同中方加強協調合作,積極參與並推動上述理念和倡議。
四十九、雙方一致認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命運與共的歷史大勢,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合作共贏才是正確選擇。雙方重申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雙方將攜手應對各類挑戰,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貢獻亞洲力量。
五十、雙方強調,2024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聯合國憲章》一道,已成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雙方將堅持互惠互利、開放合作的亞洲發展道路,遵循聯合國《未來契約》和「昌明大馬」體現的原則,助力亞洲穩定和進步。
五十一、兩國將加強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多邊框架下協調配合,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方歡迎馬來西亞成為金磚夥伴國,願積極支持馬來西亞更好融入金磚合作。
五十二、雙方將攜手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雙方承諾維護一個基於規則、非歧視、開放、公平、包容、平等和透明的、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推動將於2026年在喀麥隆舉行的世貿組織第14屆部長級會議(MC14)取得更多成果。雙方將加強合作,共同倡導世貿組織規則與時俱進,捍衛發展中成員正當權益。
五十三、馬方歡迎中方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重申CPTPP對能夠滿足「奧克蘭三原則」的經濟體加入保持開放。
五十四、雙方呼籲有關各方連續有效執行加沙停火協議,實現永久停火。雙方強調,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雙方指出,「巴人治巴」是加沙戰後治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反對針對加沙民眾的強制遷移。雙方呼籲以「兩國方案」為基礎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五十五、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服務貿易、鐵路、農產品、文化旅遊、媒體等領域合作文件,以進一步加強各領域合作。
五十六、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政府和人民的熱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謝,邀請馬方領導人在方便的時候訪問中國。馬方領導人表示感謝並愉快地接受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