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代理人法遇大示威 格魯吉亞或成「下個烏克蘭」?|新聞背後
格魯吉亞(Georgia)國會於本月7日審議具爭議的外國代理人法案,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有大規模示威,其後更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施放催淚彈和水砲驅散,當局稱衝突中數名警察受傷。連日的示威事件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擔心同樣夾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高加索小國,或會步烏克蘭後塵陷入動盪。
最新消息指,格魯吉亞執政夢想黨宣布,無條件撤回備受爭議的外國代理人法案,希望減少社會紛爭。法案雖暫告一段落,但相關的法案為何會引來如此大的爭議?
根據政府提出的法案,所有從海外獲得超過20%資金的組織,均必須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示威人士批評這是「俄羅斯法案」(Russian-style law),仿效俄羅斯於2012年通過的一項法律來打壓異見、對獨立記者工作設限,從而步向專政,並有可能損害格魯吉亞加入歐盟。
總理加里巴什維利(Irakli Garibashvili)重申支持法案,認為有關條款符合歐洲和全球標準。總統祖拉比什維利(Salome Zourabichvili)則強調會站在示威者一方,假如法案獲得通過會動用否決權,惟這仍有機會遭國會推翻。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認為,法案對格魯吉亞是非常糟糕的發展,可能嚴重影響與歐盟的關係。
該草案周二獲執政的格魯吉亞夢想黨76名議員支持,預料將順利通過二讀和三讀成為法律。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認為,該黨正在帶領格魯吉亞走向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有分析認為,此一轉向的幕後推手,是前總理兼億萬富翁Bidzina Ivanishvili,這位於蘇聯解體後迅速致富的格國商人,有份於1996年支持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Boris Yeltsin)連任。
另一個「烏克蘭」?
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北鄰俄羅斯,於1991年從蘇聯獲得獨立,長期以來一直在國內親歐情緒與其強大鄰國俄羅斯的地緣政治之間尋求平衡。
2008年8月,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Abkhazia)兩處分離地區展開軍事行動,引發俄羅斯出兵,俄羅斯其後承認南奧塞梯共和國和阿布哈茲共和國的主權。去年3月,格魯吉亞申請加入歐盟,並於6月成為潛在候選國。
有分析人士指出,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情況相似,兩者皆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並夾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2011年曾表示,若果俄羅斯沒有在2008年入侵格魯吉亞,北約就會擴張到格魯吉亞。
ECFR分析指,當年俄軍對格魯吉亞的入侵只持續了幾天,但其複仇野心與普京在2014年和去年入侵烏克蘭相似,「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在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戰爭,似乎都是帝國計劃的一部分。」
立法影響幾何?
根據上述的外國代理人法案,違者有可能面臨25,000 格魯吉亞拉里(約76,069港元)的罰款,並最高監禁五年。有反對意見強烈批評,該法案對格魯吉亞民間社會,尤其是與歐洲有聯繫的非政府組織和新聞機構,產生潛在的寒蟬效應。
另一方面,立法也將阻礙格魯吉亞加入歐盟。歐盟日前發表聲明警告,該法案將「不符合歐盟的價值觀和標準,並可能對彼此間的關係產生嚴重影響」。
上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也表示,任何投票支持該立法草案的人,也可能危及格魯吉亞與歐洲和西方的關係。「我方希望格魯吉亞當局注意警告,而不是通過明顯阻礙獨立團體和媒體工作的法案,格方應該確保該國公民社會的安全和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