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開關︱新加坡研究:中國病毒株未有新變種
新加坡數據科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在中國新一波疫情期間收集到的病毒基因組序列,並與數據庫裏的1,440萬個序列進行比較,發現它們同2022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已知毒株有着密切關係。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至今並未出現新的新冠毒株。在中國引起新一波疫情的新冠變種毒株,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毒株非常相似。
在北京和福建傳播的BF.7毒株可能源自內蒙古,而在中國多個城市傳播的BA.5.2毒株,可能有至少2個不同源頭,這些源頭還須研究和驗證。
負責監測新冠變種毒株的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簡稱GISAID)星期三(12月28日)公布了在中國新一波疫情期間收集到的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這些數據取自北京、福建、廣州、內蒙古和四川近日確診的新冠病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北京、福建和四川等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過去4天向GISAID上傳了167個基因組序列,從這些序列可一窺奧米克戎(Omicrom)毒株的演變過程。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資訊研究院的GISAID數據科學研究團隊在數小時內對這些基因組序列進行系統發生學(phylogenetic)初步分析,並與GISAID數據庫裏的1,440萬個序列進行比較。
新科研生物資訊研究院院長莫勒斯特羅(Sebastian Maurer-Stroh)博士受訪時說,初步分析由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各地專家爭分奪秒進行,檢查新的基因組序列是否遵循常見的演變趨勢,或有任何不尋常之處。
分析結果顯示,近日從中國收集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傳播的已知毒株有着密切關係。
莫勒斯特羅解釋,任何新毒株的具體特徵都需要時間來研究和驗證,但目前在中國傳播的毒株,是來自此前在當地傳播的毒株的微小變異,因此特徵應該相似。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坦比亞(Paul Tambyah)教授也說,此前的BA.2、BA.5和XBB毒株的共同點是更容易傳播,但毒性比原始毒株更低。
衛生部:中國參與GISAID對全球監測新毒株至關重要
他強調,最重要的是,目前中國似乎還未出現新毒株。 「相信中國這波疫情不是新毒株導致的,而是此前自然受感染的中國人口非常少,以致混合免疫力較低。」
新加坡衛生部一直以來也與GISAID緊密合作,並且支持GISAID的團隊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
新加坡衛生部星期四(29日)發聲明說:「我們很高興中國對GISAID全球平台作出積極貢獻,這對全球監測新的新冠毒株至關重要。」
2020年1月1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收到新冠病例樣本的36小時內,把首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上傳至GISAID。這讓全球科研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發出首批新冠疫苗和檢測儀。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