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拆局】美國優先與偉大復興對撼 特朗普給中國帶來新挑戰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這位自大選期間就趾高氣揚,拿中國貿易政策開火,當選後又打破中美38年政治慣例和蔡英文通電話,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商人總統正式登場,成為中國未來4年乃至8年不可迴避的政治對手。

特朗普「意外」勝選,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的說法盛行一時。(美聯社)

自從2015年6月16日特朗普宣布競選總統以來,中國輿論充斥對他的樂觀預期。首先是大選期間,一些分析者指特朗普是商人,逐利而務實,因此更容易打交道。因此,他們一方面將特朗普競選時指摘中國貿易政策的言論稱為商人天性,是為了做生意,假如他贏得大選,一定會樂於與經濟體量巨大的中國打交道,屆時建交30多年的中美關係將迎來重大發展契機,甚至可能一併解決台灣問題。

商人出身不代表商人決策

另一方面,他們又將特朗普的孤立主義看作是中國實行積極有為外交的有利條件,有利於中國更主動地推動全球治理。所以當特朗普出人意表地勝選後,「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的說法盛行一時。雖然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了「一個中國」原則,但一些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他缺乏從政經驗和外交知識所致,待正式上任後便會回復正常。

然而,這一切或許過分樂觀。如果僅僅作為一家之言,並無大礙,但如果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則十分危險。暫且不論這類分析的邏輯存在漏洞——商人出身並不代表商人經歷將成為特朗普作決策時的決定性因素,特朗普缺乏政治經驗和外交知識也不代表他的團隊缺乏,單是對當前中美關係的基本現實有所認識,就不會再如此不切實際地看待特朗普。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時刻面臨着「修昔底德陷阱」的考驗。無可否認,自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在30多年的交往中,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紐帶,難以承受爆發嚴重衝突的代價。與此同時,中國崛起正在挑戰美國主導的現有世界利益結構和政治秩序,兩國矛盾愈來愈激烈。中國政府之所以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為了避開兩國關係失控的風險。然而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在經濟層面,作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中國與被全球化掏空中產階級的美國,日益呈現着非線性增長的矛盾。

誰當美國總統都會遏制中國

在地緣政治層面,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區域大國,將難以避免地與美國這個全球大國發生利益碰撞,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南海、朝核等局勢愈發緊張的主要原因。在這種現實下,無論任何人成為美國總統,為了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必然會傾向於遏制中國崛起。

以此背景來看特朗普的政策傾向,會發現事情不容樂觀。他是在中下層白人反對全球化、新保守主義思潮在西方社會再度興起的呼聲下,出任美國總統。儘管他上任後的第一要務是內政,是兌現競選承諾,是彌合嚴重的族群分裂,但他已經將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宣誓就職。(美聯社)

特朗普競選以來,有兩個著名口號:「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

第一個口號是指美國在過去一些年不再像曾經那麼偉大,言外之意是其全球大國地位遭到新興大國的衝擊,而在當今世界格局下,這個新興大國顯然不可能是俄羅斯,而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後一個口號是追求美國利益優先,在全球資源有限和各國平等的背景下,這無疑將和中國利益訴求發生矛盾。

事實上,特朗普及共和黨很有可能早已經將中國視為首要威脅,認為他們所主張的「讓美國再度偉大」、「美國優先」和中國的「偉大復興」是零和關係,所以他們才會在2016年制定非常不利於中國的《黨綱》,不僅在安全、政治和經濟領域有強烈的壓制中國傾向,而且還首次列入美國對台「六項保證」,公然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在中美綜合國力尚存在不小差距,國際話語權中弱美強的現實下,特朗普帶來的威脅不容小覷。

特朗普身上有列根影子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是一位非常難纏的對手。他不單在幾十年的商人生涯中早已練就精明、狡猾、敢於挑戰和作風彪悍的性格,回看他在競選期間的表現,他更是有着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將極富鼓動力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會比好鬥的小布殊更狠,比奧巴馬更少有意識形態包袱,比以往多數美國總統更難以捉摸。

這也是為什麼輿論上愈來愈有一種聲音將他與列根對比。須知當年正是列根帶領美國成功將蘇聯拖垮,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共產主義陣營在東歐和蘇聯崩潰。現在特朗普從人事布局到所作所為都帶有列根的影子,歷史教訓不可不察,中國必須要保持警惕。

中美貿易衝突勢升溫

分析特朗普的人事布局和所作所為,他可能會在兩個層面對中國構成巨大的挑戰。一個是經濟層面。從一年多前宣布參加競選開始,特朗普就不間斷地抨擊全球化和中國經濟政策,他選用的全國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Louis Ross)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Emmet Lighthizer)均是知名的對華貿易強硬派,主張美國應該直接採取經濟手段箝制中國。隨着他上任,美國將極有可能對中國採取多種貿易壓制措施,兩國貿易衝突或將空前加劇。

不僅如此,結合他多次提及的對企業減稅、重建基礎設施和共和黨歷來的經濟自由主義理念,未來美國在對外採取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還會集中資源發展經濟,鼓勵國內自由競爭,意在重振美國經濟。在中美經濟關係正日益轉向競爭關係的背景下,特朗普這樣做有助於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讓世界資本流向美國,從而進一步削弱支撐中國崛起的經濟優勢。

另一個是地緣政治層面。特朗普不光有一個鷹派內閣,國防部部長、國土安全部部長、中情局局長和國安顧問等要職,均是軍人出身,比當年小布殊的軍人內閣有過之無不及,而且他上任前就強調每年要在現有世界第一的軍費開支基礎上再增加預算,全面擴大陸海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規模,維護美軍的無上權威。這一切恐怕早已遠遠超出某些分析者所解釋的為了反恐、打擊非法移民的範圍,更可能是為了透過強力來威懾挑戰者。

有示威者在美國西北部城市波特蘭焚燒美國國旗,對特朗普就任總統表達不滿。(美聯社)

構建加強版「亞太再平衡」?

再結合特朗普早已不把俄羅斯視為美國防衛政策的優先選項,就會發現,一條全面遏制中國的半圓正在搭建:一方面特朗普早已和普京惺惺相惜,他的國安顧問和國務卿都是有名的親俄派,美俄關係的改善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現在要避免的是美俄關係的改善會否演化到聯合對抗中國的地步,另一方面特朗普在中國東北部的朝鮮半島、東部的日本和台灣、南部的東南亞、南海同樣動作不曾間斷。因此在接下來時間內,特朗普極可能會構建一套加強版的「亞太再平衡」,對中國地緣政治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然,在和平是時代大勢的今天,加之中國已非昔日可比,任何國家在對抗中國的時候都不得不考慮代價。而且即便不考慮特朗普上任後有非常棘手的內政問題和遭受彈劾的可能性,商人心性也會促使他權衡所有對華政策的利弊。對中國政府來說,既要對特朗普保持足夠警惕,正視他可能帶來的巨大挑戰,又要保持戰略底氣,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