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電線桿 東京力推「無電線桿化」 防災兼改善市容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日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訪問中表示,將加快推進都內「無電線桿化」,減少街上電線桿數目。除可改善市容和舒緩空間擠迫外,亦可減少地震時倒塌意外,有積極的防災作用。

今天日本典型的市內景觀──舉頭三尺電線桿。(網絡圖片)

「阪神大地震時,大量的電線桿倒塌在路上。」正值阪神大地震22周年,小池百合子出席日本放送協會訪問時回想當年故鄉的慘況:「消防車沒法駛進、救護車沒法駛進、對着遠處的火場就只能合掌祈禱,甚麼都幹不了。」

電線桿及電纜容易在地震中倒塌,衍生火警等二次災害及阻礙救援,在地震帶的危險性不容忽視。小池希望藉阪神大地震的經驗再次強調取締電線桿的重要:「這不只是景觀的問題,亦是防災的問題。」小池早在2015年當選知事前,曾與東京大學教授松原隆一郎共同出版《無電柱革命》一書(日語電柱即電線桿),提倡都市無電線桿化。

電線桿整理前後,街上明顯整潔得多。(東京都建設局)

  香港電纜埋地底比率偏高 東京僅7%

今天只要走進日本市區,特別是住宅區,會發現除電燈柱外,街上都是電線桿,大量電線高掛在天空。日本早在1986年一度希望仿效其他地區推行無電線桿化,把電線和電信設備全埋在地底,但進度非常緩慢。據國土交通省資料,東京只有7%的電纜埋在地底。

1995年阪神大地震,電線桿塌滿一地。其實不只是地震,台風來襲也有機會吹塌電線桿造成意外。(網絡圖片)

東京都政府在去年12月製作了一份報告,介紹制定「東京都無電柱化推進計劃」的目的。東京目標在5年內整頓市中心約1000公里長的路段,首要目標是環狀路等緊急車輛經常使用的道路。

KANZACC研發螺旋型金屬管,可直接裝進電纜放至地底。(KANZACC)

  整備需資金 新技術方法省成本

不過整備電線需要資金,根據資料,東京全市共有75萬支電線桿,由拆卸組裝掘地再鋪設,除需要大量時間亦需龐大資金。過去有統計指,每修整1公里路就需花費4至5億日圓,但近年出現新技術和方案或能大大減少支出。

典型的地底電纜便是先在地底舖設輸電管,再把電線放進輸電管內。有日本公司發明使用特製金屬管,把電線放進管中就能連同直接埋在地底,省卻事先舖設輸電管的時間和費用。

同時亦有公司開發了輕型但堅固的樹脂盒,可以在不合適掘路的狹窄住宅區中使用,甚至直接利用平房的屋簷下架設電線管。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