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代表團獲勝 往往取決於「這2點」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日本東京奧運會7月23日開幕。英媒25日指,在現代奧運會中,大多獲勝的代表團隊均得益於兩個關鍵因素,它們分別為主場優勢和有利的政治形勢。

美國格雷斯諾特體育數據公司(Gracenote)20日預測,日本隊將利用主場優勢,在東京奧運中獲得61枚獎牌,較上屆奧運多20枚。

《經濟學人》25日報道,自第一屆奧運以來,擁有主場優勢的主辦國家已10次成為贏得最多獎牌的國家,包括舉辦由1896年至1912年之間5屆奧運的主辦國。

東京奧運:圖為7月29日,美國選手Sunisa Lee在日本東京奧運會贏得金牌。(AP)

因素一:地理優勢

報道稱,與外國運動員相比,主辦國可以讓國內選手更容易地參賽。

這間媒體舉例,美國1904年在密蘇里州(Missouri)舉辦聖路易斯(St. Louis)奧運時 ,各個代表前往美國中西部勞心勞力,再加上正值俄羅斯和日本在太平洋開戰,導致美國代表佔運動員總數約80%。美國最終贏得近85%獎牌。

因素二:政治形勢

這間媒體認為,奧運比賽結果還受地緣政治動盪影響。

報道指,自二戰起,有2場奧運出現主辦國獲得一邊倒勝利的情況,這分別是蘇聯1980年舉辦的莫斯科奧運和美國1984年舉行的洛杉磯奧運。

圖為7月29日,加拿大選手Heather Bansley在日本東京參加奧運會賽事。(AP)

這兩個國家陷入冷戰,導致他們各自發起抵制對方奧運的活動。包括美國在內65個國家拒絕參加莫斯科奧運,蘇聯則連同13個盟國在4年後拒絕前往洛杉磯參加美國舉辦的奧運。

文章指,最大對手缺席賽事讓主辦國佔盡優勢。加拿大1976年舉辦奧運時,蘇聯獎牌數量比值為20%,美國是15%。而蘇聯在莫斯科奧運的獎牌數量比值上升11個百分點至31%,美國在洛杉磯奧運的獎牌數比值亦躍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