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戰超市霸權 英破產農夫自製薯片釀伏特加 變億萬富翁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我曾是個被超市霸權打壓的人,大眾總較支持弱者。」現年56歲的蔡斯(William Chase)是英國赫里福德郡一個薯仔農夫的兒子,20歲出頭便接手家族農場,一場大雨把心血化為烏有。破產之後,蔡斯重整旗鼓兼營薯仔貿易,卻遭大型超市欺壓。蔡斯卻演活了商界的靈活變通及膽色,想出把自家出產的薯仔炮製成手工薯片及自釀伏特加,兩者均成為暢銷全球的品牌。他說成功是因為大眾喜歡他的故事,一個有血有淚的真實故事。

蔡斯繼承了家族事業,作上一名薯仔農夫,但卻受超市霸權欺壓,拒收外表次等的薯仔。(網上圖片)

暴雨淹薯仔田 32歲嚐破產滋味 

 

20歲時,蔡斯從銀行借錢買下父親的一個薯仔農場,由於薯仔價格大上大落,業務在隨後12年也起起跌跌,直至1992年一場暴雨把蔡斯的農田淹了,所有薯仔都在田裏腐爛。32歲的蔡斯逼於無奈要申請破產,更因太羞家跑到澳洲避世。

 

回到家鄉,蔡斯成功借錢贖回農場,除了自行種植,還從其他農場購入薯仔向大型超市兜售。然而這些超市卻只要看起來最好的薯仔,外表次等的通通退回,令農夫們損失慘重。蔡斯指:「我每日送來10車薯仔,但5車被打回頭。超市令我們這些農夫很痛苦。」

Tyrells薯片暢銷全球各地。(網上圖片)

次等薯仔的商機 變身高檔薯片勁賺

 

這些次等薯仔本來是蔡斯的最大煩惱,卻成就了其千萬富翁之路。在2002年,蔡斯發現原來那些超市拒買的薯仔全被美國薯片品牌Kettle買下。Kettle當時是其中一間走高檔路線的新興薯片品牌,其薯片比一般牌厚一點,賣點是人手小批炸成。蔡斯對薯仔製作本身一竅不通,只知這個大商機,立即拖着行李飛到美國「偷師」,走訪賓夕凡尼亞及科羅拉多等地的薯片廠。蔡斯返國後在自家農場設立了薯片工廠,創出Tyrells手工薯片品牌。

果然,這款英式手工薯片極受歡迎。蔡斯一邊走訪英國各地的小商戶,推銷其自家製薯片,一邊接受傳媒訪問推廣品牌。他表示:「我們以每包一英鎊的價錢賣給商店,純利達35%。」其後Waitrose等大型連鎖超市都購入他們的薯片,不過蔡斯曾受Tesco欺壓,堅拒售賣薯片給他們。之後他發現Tesco竟買入水貨Tyrells薯片,更以低於建議價格出售,令蔡斯氣結。透過傳媒連番施壓後,蔡斯才成功逼使Tesco將Tyrells薯片下架。

 

隨後數年,Tyrells薯片的生意越滾越大,每年營業額更達1400萬英鎊(約1.5億港元)。蔡斯向銀行貸款擴充生產,但對方堅持派出管理團隊協助經營。經營模式不容蔡斯如以往般親力親為,公司的走向也不是他所嚮往的,蔡斯最終在2008年把Tyrells的業務以4000萬英鎊(約4.5億港元)出售。至今,Tyrells仍是其中一款最著名的英國薯片。

Chase釀酒廠目前每周售出約一萬支烈酒。(網上圖片)

除了薯片 薯仔還可用來做甚麼呢?

 

伏特加一般薯仔或小麥作原料釀製,從來只會教人想起俄羅斯、波蘭或東歐國家等主要產地,在烈酒市場上早已鬥個你死我活。蔡斯卻膽很大,想到以自家薯仔製作一種英國伏特加。他將農場一角化為釀酒廠,購置了蒸餾設備及發酵用的銅罐,於2008年釀製出首批帶有天然甜味的Chase伏特加。

 

「要製造出好的烈酒是一門藝術,就如釀造葡萄酒,不單是一場生產過程。」蔡斯心水清,要人花數十鎊買一瓶伏特加,需要的是質素,製作出一瓶75毫升的伏特加需用上300個薯仔,他更不邀請各地的調酒師來赫里福德郡的農場,觀看薯仔種植至釀酒的過程。目前Chase伏特加每枝零售價為35鎊,出口至多個個國家包括俄羅斯,蔡斯的釀酒廠還開始釀造威士忌,每周出售的烈酒共多達一萬瓶。國際美酒品評大賽的萊西指,Chase等品牌加入伏特加市場競爭,正在打破區域界限。「製作上等的伏特加,何須要限於俄羅斯和波蘭?」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