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氣候特使訪亞洲不去中國 美學者談原因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4月1日開始訪問亞洲三國,但是他不會訪問中國。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克里於4月1日開始,訪問阿聯酋、印度和孟加拉國,訪問行程將於9日結束。聲明指出,這次訪問的目的是為給拜登4月22日至23日主持的氣候峰會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克里在就任後不久曾經對媒體表示,他預期很快將和其北京官員解振華會晤。
克里與解振華共同出席了由中國、歐盟和加拿大舉辦的2021年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但是兩人並沒有舉行一對一會晤。
如今,克里開啓了一輪對亞洲國家的訪問,但是這次行程並沒有包括中國。中美氣候合作是否雷聲大雨點小,只是空談而已呢?
克里訪問歐洲(點擊圖集瀏覽):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項目主任吳嵐(Jennifer Turner)4月3日對美國之音表示,中美關係重啟涉及的許多方方面面的複雜因素,克里和解振華是否馬上會面其實沒有緊迫性。
她説:「在過去幾年非常緊張和對抗的時期之後,中美兩國重啟關係,這一過程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克里和解振華在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期間已經有過頻繁互動,已經非常瞭解對方,因此我認為這兩位雙方的氣候問題總管,沒有立即會晤的緊迫性。」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中野(Jane Nakano)説,氣候變化是中美合作取得巨大進展的具體領域之一。但是由於近年來兩國在很多領域的政策差異日益明顯,因此華盛頓對中國的公開態度是「能合作時則合作」,而不在其他領域做讓步,以換取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
中野説:「儘管這種方法非常合理而全面,但也需要仔細判斷何時與對方接觸,接觸的程度如何。這可能是克里和解振華迄今為止仍沒有舉行一對一會談背後的一個因素。」
不過,在哈德遜研究所政治與軍事中心主任魏茨(Richard Weitz)看來,克里與解振華迄今沒有舉行一對一會談主要是時間安排的原因。
魏茨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們缺乏直接對話,可能是由於後勤安排的原因。有時候雙方安排兩名非常忙碌的外交官的行程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美國希望先與美國盟國和夥伴會面,然後再與中國打交道。再就是,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總體關係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