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卸任|梅拉尼婭「政績」輸其他第一夫人? 原來有非戰之罪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曾任模特兒的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往往給人「花瓶」的印象,她和夫君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若有若無的愛情更加是外界津津樂道的八卦新聞。相較之下,前第一夫人「女戰神」米歇爾(Michelle Obama)的實幹形象簡直將梅拉尼婭比下去。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1月20日就職,特朗普的任期即將結束,4年以來,梅拉尼婭究竟有什麼「政績」?

圖為2013年4月25日,喬治布殊總統研究中心揭幕,多名第一夫人出席,包括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小布殊夫人勞拉、克林頓夫人希拉里、老布殊夫人芭芭拉和卡特夫人羅薩琳。(Getty)

第一夫人有什麼工作?

美國第一夫人雖然沒有編纂成文的官方定義,但她們在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擁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她們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和團隊,要負責打理白宮的「家務」,例如修葺白宮,策劃節日、重大活動以及「紅白」二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統籌總統任內的每一次國宴。

她們還會參與政治運動,按照自己關注的議題推行計劃。例如列根夫人南茜(Nance Reagan)的「向毒品說不」、克林頓夫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醫療改革、小布殊夫人勞拉(Laura Bush)的「Take Time for Kids」家長教育計劃以及奧巴馬夫人米歇爾的「Let's Move!」關注兒童健康計劃。

圖為2018年5月7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於白宮玫瑰園公布「Be Best」計劃。(Getty)

梅拉尼婭:做最好

那梅拉尼婭呢?2018年5月,特朗普上任後近16個月,梅拉尼婭終於公布身為第一夫人的工作計劃,取名「Be Best」(做最好),旨在關注身心健康、鴉片藥物濫用和社交媒體網絡欺凌的問題。

姑勿論計劃內容,單是工作計劃的名字已經使人「打咗個突」。原因是這個名字根本不符合英語文法,形容詞的最高級形式(superlative)前欠缺冠詞,成為不少網民的笑話。

兩年多過去,梅拉尼婭有什麼「政績」呢?根據白宮所指,梅拉尼婭自推行「Be Best」計劃以來,曾走訪逾20個課室,跟全球近4,000名學生見面,並探訪國內外近20間醫院。她同時委任「Be Best」大使,於政府機構利用資源協助改善兒童的生活。

有姿態無實際?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負責報道第一夫人相關新聞的記者本內特(Kate Bennett)卻指出,「Be Best」沒有特定政策或立法目標,而且計劃為兒童問題籌集資金的大部份成就是跟聯邦政府現有的項目合作,質疑梅拉尼婭實際的成果。

舉例而言,梅拉尼婭於計劃推出一周年宣布擴展工作範圍,關注整體網絡安全而非局限於社交媒體,並關注鴉片對所有兒童的影響而非局限於嬰兒。不過她過去只參加過少於10場專門關於網絡安全和兒童的活動,亦無安排額外份量的活動或演說回應鴉片問題。

梅拉尼婭和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唱反調。特朗普那邊廂說非洲國家是「屎坑國」,梅拉尼婭另一邊廂則「單拖」出訪非洲。圖為2018年10月6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到訪埃及獅身人面像。(AP)

特朗普日日「倒米」

有趣的是,不少人認為梅拉尼婭遭特朗普拖後腿。「Be Best」旨在消除網絡欺凌,但特朗普卻是Twitter常客,不時透過推文攻擊別人,連未成年的「00後」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也不放過。難怪連前第一夫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也說:「我認為她(梅拉尼婭)應該看看近在眼前的家。」

梅拉尼婭的兒童工作和特朗普對非法移民的「零容忍」政策也顯得不太合襯。政治專欄作家巴爾代拉(Kurt Bardella)表示,傳統而言,第一夫人的工作不會跟丈夫的言論有嚴重矛盾,不過當特朗普每日於Twitter破口大罵,梅拉尼婭卻嘗試擔任反對網絡欺凌的領袖,形容是重大矛盾。他說:「這幾乎只是一場演出。充其量只能說她的努力每日被丈夫破壞。」

著有《第一女人:美國現代第一夫人的優雅和權力》(First Women: The Grace and Power of America's Modern First Ladies,暫譯)一書的布勞爾(Kate Andersen Brower)認為,「Be Best」是出於善意,展示出第一夫人和兒童交流時的好表現,不過範圍太廣泛和欠缺焦點。不知道梅拉尼婭還有沒有機會繼續透過「Be Best」為兒童謀福祉呢?她於一周年說過將第二次「單拖」出訪,那趟未成行的旅程能否於某年某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