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CDC放寬指引 建議隔離期縮短至10天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12月2日宣布放寬隔離指引,把曾與確診者接觸人士的建議隔離期由14天縮減至10天,若然有關接觸者的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及沒有症狀的話,建議隔離期再縮減至7天。美方官員稱,有關改變是依據新的科學研究及鼓勵更多民眾遵守指引,但也有專家提醒,一宗漏網之魚的個案足以引發新的疫情。

美國CDC本來建議所有密切接觸者隔離14天,以避免可能導致的病毒散播。美國CDC準備與新興傳染病組總監沃克(Henry Walke)表示,14天隔離期仍是最佳的減低風險做法,至於較短的隔離期則是「可替代方案」(alternatives)。

美聯社引述一名匿名高級官員稱,隨着科學家研究病毒潛伏期,這項改變在內部已討論一段時間,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在感染病毒後的4與5天出現症狀及具有傳染性。

↓想看看多國民眾在疫情持續期間的日常生活,請點擊放大觀看:

《華爾街日報》11月24日報道,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流行病學家Justin Lessler所指,約50%人在感染病毒後的5至6天出現症狀,9%在10天後,2%在14天後。

Justin Lessler稱,若然在縮短隔離期的同時,要求有關人士在結束隔離前要先接受檢測,確保為陰性結果,他覺得縮短隔離期也屬正當做法,但提醒有關人士若要前往探訪年長者,則最好先隔離完整14天。他提到病例較少的國家都是採用14天隔離期,並提醒稱,一宗漏網之魚個案足以引發新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