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筆「初版」墨水易漏易乾 50年後「改良版」終掀書寫革命
194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全版廣告:「新筆上市,全新書寫體驗!」原子筆自當日起,成了美國以至今天全世界所有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其實早在半世紀前,原子筆已出現了。1888年10月30日,一位美國律師,發明了首支原子筆。
不論上班族或學生,都需要一支筆寫字。過去我們曾用沾水筆,後來鋼筆取代了沾水筆,至百多年前原子筆才出現,今天更成為所有人的至愛。鋼筆雖不用蘸墨,但礙於筆嘴和墨水限制,無法在所有表面,如粗糙的木頭、皮革上寫字。
發明原意:在皮革上留字
原子筆是今天最基本最流行的書寫工具,原理在1888年首次出現。勞德(John J. Loud)是美國一名律師,也是喜愛尋找新事物的發明家。當時他在一家皮革廠工作,經常為如何在皮革上畫標記煩惱。他終想出一個方法:把顏色極深的墨水,放在一支管中,再用一粒小圓珠在筆尖導墨──這就是原子筆的雛形。
小圓珠可以在大多數表面上書寫,深色的墨水保證了寫的文字在皮革或木頭上亦可見。1888年10月30日,勞德為這項發明申請了專利,並在專利的描述中寫道:「我這支筆,可在其他筆無法書寫的表面上寫字。」然而這項專利沒有成功商業化,因使用了一般墨水,很容易從圓珠的空間滲漏。且墨水在筆管內乾涸,不好處理,造成書寫困難,勞德的發明就這樣被埋沒掉。
半世紀後的同一設計
無獨有偶, 在50年後有一個人想到一模一樣的東西。相隔大西洋,匈牙利記者比羅(László József Bíró)為鋼筆經常在紙上留下污痕感到煩惱。他突然留意到印報紙的墨水很快便乾,印刷時幾乎不留污痕,於是嘗試將這種特製墨水放到鋼筆中。
拉斯洛發現,印刷用的墨水黏稠度太高,很難在傳統鋼筆中使用,所以想出了辦法:把墨水放在一支管中,再用一個小圓珠在筆尖上導墨──他的設計和素未謀面的勞德那項設計無大分別,只是所使用的墨水不一樣。
但是,拉斯洛成功了,小圓珠和印刷墨一拍即合。於1938年,拉斯洛為這種全新的書寫工具申請了專利,他並且在二戰結束的那年,即是1945年,把這項發明帶到了美國,成功將其商業化,並成為今天世界上所有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拉斯洛因此成為「原子筆之父」,但他的前面,還有一位更早發明原子筆的人──美國的勞德。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